【走进五莲茂腔,赓续非遗传承】 曲阜师范大学 曲园学子三下乡 镜头中的三下乡 青春三下乡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并强调要加大文化遗产深人保护力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文化绵延的生动见证,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融合创新中激发非遗保护传承的动力活力,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文化守望者”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1月15日前往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的五莲融媒大剧场进行深入调研,探寻茂腔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新路径。
剧团印象: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走进五莲县新时代茂腔剧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排练厅和古色古香的服饰道具。剧团负责人热情地接待社会实践队成员,并详细介绍了茂腔的悠久历史与剧团的发展现状。五莲茂腔,作为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的地方戏曲瑰宝,不仅是当地民众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璀璨明珠。五莲茂腔的起源可追溯至明末清初,其发展历程见证了地方文化的变迁与融合。茂腔剧目内容丰富,既有反映民间生活的小故事,也有弘扬忠孝节义的大题材,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念。在排练现场,成员们亲眼目睹演员们认真排练的场景,他们的一招一式、一唱一和,都透露出对艺术的执着与追求。
艺术特色:质朴与华丽的结合
五莲茂腔以其独特的唱腔、表演和服饰,展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艺术魅力。在探访过程中,社会实践队成员们深入了解了茂腔的艺术特色。五莲茂腔以其独特的唱腔、表演和服饰,展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艺术魅力。表演上,茂腔融合了唱、念、做、打等多种艺术手段,演员们通过细腻的表情、生动的动作,将剧中人物的情感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一位老艺术家为社会实践队队员演奏了一首曲谱《紧急时刻》,他微微颔首,眼神专注地凝视着手中的乐器,那眼神里,满是对音乐的热爱与敬畏。实践队队员们全神贯注地聆听着,不时为演员精彩绝伦的表演鼓掌喝彩。
传承与创新:新时代的茂腔之路
面对现代化进程的冲击,五莲茂腔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新时代茂腔剧团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在与剧团老艺术家于强老师交流中,实践队成员们了解到茂腔传承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如:资金短缺、人才流失、观众老龄化等问题。于老师说到:“现在想学茂腔的年轻人太少了,这行当培养周期又很长,而且刚开始学的时候,收入微薄,很多年轻人觉得看不到前景,都不愿意来。”通过与剧团的其他几位演员老师的交流下发现,在现代娱乐方式的冲击也使得茂腔的受众群体日益缩小,实践队成员坐在观众席上环顾四周,发现大多观众都是老年人,很少有年轻的面孔。实践队员们在与于强老师交谈中了解到,为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茂腔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通过互联网,将茂腔以数字化的形式传播到世界各地,让更多的人听到茂腔的声音。实践队员们对此深表赞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打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为茂腔的传播开辟广阔的空间。实践队员们还就茂腔剧目选题创新等问题与于老师进行了深入探讨,新剧目的创作中,于老师认为在保持传统精髓的同时,不断尝试与现代表演形式相结合,来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实践队队员表示,与时代相结合,展现新时代风貌,紧扣时代脉搏,可以创造性地将乡村振兴、抗击疫情、反腐倡廉等主题融入现代茂腔戏曲作品创作中。
实践队员们表示下一步将做好茂腔艺术的宣传和推广工作,积极推进非遗项目进校园活动,让更多的中小学生了解和喜欢茂腔。茂腔作为山东省不可替代的文化瑰宝,正在通过多种方式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相信通过创新和传承,茂腔能继续在中国文化的舞台上发光发热。
五莲茂腔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与传承工作任重而道远。更重要的是,要在保持传统精髓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创新路径,让五莲茂腔这一古老艺术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通过探访日照市五莲县新时代茂腔剧团,让社会实践队成员们深刻感受到茂腔艺术的魅力与生命力。茂腔不仅承载着五莲人民的历史记忆与文化情感,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文化守望者实践队将继续前往各地深入探索茂腔这一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路径,贡献自己的力量。
队伍名称:文化守望者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