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全国掀起知识青年下乡运动,许多城市青年奔赴农村支援建设。廖晓东也是其中之一。她出生于革命家庭,但由养父母抚养长大,深受革命精神的熏陶。高中毕业后,她毅然加入下乡队伍,来到桃林公社的一个小村子。刚到农村,廖晓东面临艰苦的生活条件,但她毫不退缩,挽起袖子干农活,挑水、耕田,手上磨出泡也从不喊苦。她不仅勤劳能干,还特别关心村里的孤寡老人,尽心尽力帮助他们。她的善良和努力逐渐赢得了村民的认可,大家把她当作自家人。
在一次聚会上,廖晓东遇到了卢兆东,了解到他的苦难经历后,决定嫁给他报答他的恩情。尽管养父母极力反对,廖晓东还是坚持了自己的选择。然而,婚后的生活并不顺利。新婚之夜,她因劝卢兆东洗脚,却被他打了一巴掌。尽管如此,廖晓东仍然努力让卢兆东改掉坏习惯,继续对他好。廖晓东不仅在家庭中默默付出,还为村里建了一所小学,努力改善孩子们的教育条件。她日夜操劳,但长期的劳累和营养不良最终击垮了她的身体。27岁那年,她因患传染性肝炎去世。
廖晓东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充满了奉献与付出。她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诠释了不图回报的奉献精神。尽管婚姻生活充满挫折,但她始终坚守初心,为村里人带来了温暖和希望。她的精神将永远留在那个小村子里,被人们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