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范绍增来到上海,受到杜月笙热情接待,两人还换了帖子结为异姓兄弟。杜月笙为何极力交好范绍增?因为范绍增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川军将领。 范绍增和杜月笙是从1925年开始往来的,当时范绍增在四川军阀杨森部下当第七师师长,驻防在万县。杜月笙是上海青帮头子,范绍增早已听人说过,范绍增是四川的袍哥头目,杜月笙也知道。由于这一关系,杜月笙便经常介绍他的徒弟们来找范绍增,要范绍增帮助在防区内收购鸦片烟。范绍增每次接到杜月笙的介绍信,总是尽力帮助。 1928年,范绍增在刘湘部下当川军第四师师长时,杜月笙介绍他的同门、吗啡大王陈坤元到范绍增的防区开设了一座吗啡工厂,由范绍增给以保护。当时在鸦片烟出产地设厂制造吗啡,所获的暴利比从四川运鸦片烟到上海要大十几倍。 因此,在1929年范绍增去上海见杜月笙时,两人结为异姓兄弟,以后范绍增几乎每年都要抽时间去上海玩玩,每次去杜月都是尽极力交好。 1933年,范绍增在一次作战中负了重伤,杜月笙得到这一消息,立刻派他的徒弟张松涛接范绍增去上海就医。船刚一到码头,杜月笙又叫亲信顾嘉棠前来迎接,送范绍增到白渡桥公济医院,找了一个英国医生诊治,由于医治及时,范绍增负伤的右臂才未被截去。从这以后,范绍增和杜月笙的关系就更加要好。 1941年,杜月笙从香港来到重庆,范绍增的部队虽调往前方,但他自己却经常住在重庆,因此两人经常在一起玩乐。抗战胜利后,范绍增住在上海,杜月笙将他的第二个女儿杜美霞拜给了范绍增做干女儿,两人又成了干亲家,双方家眷也经常往来。 能主动交往远在四川的川军将领、袍哥头目范绍增,可以看出杜月笙此人眼光之毒辣,为人之圆滑机警。当然,这种为人处世和他的成长环境是离不开的 杜月笙原名杜月生,后因章太炎建议而改名杜镛,别号月笙,他生于上海浦东高桥,幼年家境贫穷,十多岁便在上海闯荡,跟小流氓马世奇等人结识,专做无本生意,他经常和马世奇在小客栈里挤在一张床上过夜,?杜月笙很爱睡懒觉,肚子饿得发慌的时候,才爬起来央求马世奇等叫伙伴们去抓别人的帽子(上海人叫“抛顶宫”)卖点钱来填肚子。 这样混了几年,杜月笙感到不是办法,才在黄金荣开的“大世界游乐场”门口摆水果摊,并代顾客削水果皮,靠着贩卖莱阳梨出了名,许多人便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他“莱阳梨”。起初,杜月笙对这样一个浑名是很得意的,别人叫他,总是连声答应,自己向人介绍,也爱用它。以后,杜月笙慢慢发达起来,才没有人当面再这样叫。不过当年和杜月笙在一起的许多小流氓,在向他要钱不遂意时,还是不客气当面向他大叫。 范绍增在上海和杜月笙一道在上海的一家妓院吃花酒时,便看到好几次这样的事:当杜月笙的汽车刚一停下,一群小流氓便围过来向他伸手,他--面赶紧走,一面叫他的手下人快给钱。有时钱给少了,这些流氓便大叫:“莱阳梨,多给一点!”如此,杜月笙的手下马上就得加钱,才能把这群昔日杜月笙的同伴打发走。 范绍增第一次看到这一情况,大为不解,怎么这个大青帮头子会没有办法对付这些人?后来马世奇告诉范绍增,说这些人当年都是和杜月笙在一起的小流氓,杜月笙念旧所以都不为难。 杜月笙一直还保留了削水果这门手艺,顾嘉棠常常在只有范绍增和杜月笙在一起时,便拿起一只水果送到杜月笙面前叫他削,杜月笙总是笑着很快削好,毫无不愉快的表现。同时,杜月笙也爱开顾嘉棠的玩笑,因为顾嘉棠是花匠出身。 杜月笙一向以善于出主意而出名,在青帮中有“军师爷”或“诸葛亮”之称。杜月笙早年贩水果时,许多小流氓便时常找他出主意去敲诈勒索。当时许多商店,在开张时怕流氓捣乱,便请巡捕房派人保护。杜月笙就指使小流氓在夜间去偷招牌,第二天再去勒索。还有些生意很热闹的商店,不肯花钱给流氓,杜月笙就指使这些人去这些商店门口相互殴打,抛粪便等,弄得顾客纷纷趋避,最后只有出点饯才能了事。 时间一长,杜月笙的名声渐渐传到黄金荣老婆耳朵里,她叫人找了杜月笙去谈话。发现他果然有不少名堂,、便决定把他收到黄家去。从此杜月笙成了黄金荣手下的一个重要帮手,可以说,杜月笙的发迹,黄金荣的老婆起了关键作用,没有她的推荐,当时的黄金荣是不可能搭理杜月笙的。 杜月笙在黄家的几年中,一边替黄金荣出主意,一边也为自己将来“独立门户”而暗中作了不少准备。杜月笙利用黄金荣的关系大肆交结拉拢各方面关系,等到他认为羽毛丰满,便脱离了黄家,与张啸林,金廷荪及顾嘉棠等人结为以伙,连黄金荣的厨司马祥生也被他拉了出来。 对杜月笙的自立门户,黄金荣虽然不满,但后来还是默认了,毕竟杜月笙表面上对黄金荣很恭敬给足了面子,在黄金荣看来杜月笙崛起总比其他的青帮头目崛起对他有利。 杜月笙发迹后,聚敛财富主要靠的就是贩毒,他是当时国内最大的毒枭之一。让人讽刺的是,在蒋介石50大寿时,杜月笙送私人飞机一架,命名“禁烟号”。
1929年,范绍增来到上海,受到杜月笙热情接待,两人还换了帖子结为异姓兄弟。杜月
史记峰会
2025-01-26 23:34:20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