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是国民党海军的见习教官,平时难得回一次家,妻子梁芬玉在家与8个月的女儿敏敏、13岁的妹妹相依为命。 梁芬玉家庭特别复杂,她母亲在妹妹刚1岁时病死。那时,她父亲在青岛做生意,家里的老人又给他从老家济宁娶了一个女人做填房。可她父亲根本不喜欢这个土里土气的媳妇儿,又不敢违抗,只在成亲的时候在家里呆了一夜,第二天就走了,以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对两个女儿也不管不问。 为了让妹妹不受委屈,梁芬玉二十几岁才结婚。婚后,她还把妹妹也接了过来住一起。 1949年5月的一天,李承乾回来说,可能要到台湾去。济宁的继母得到消息也赶了过来。当时,梁芬玉根本没觉得事情有那么严重,为了不让妹妹和女儿跟着在海上吃苦,就让她们留下跟着继母,等台湾那边有了眉目,再回来接她们。 临走时,妹妹哭着喊:“姐姐,姐姐,你早点回来啊。你可一定要早点回来接我们啊!”哪知道这一走,从此天涯两隔,甚至是永别。那一年,李承乾31岁,梁芬玉29岁。 解放后,1953年,17岁的妹妹跟一个部队结了婚。后来,她随丈夫南下到厦门定居,敏敏则在老家跟着继母。 第二年,妹妹想把敏敏接到厦门去,可回到村里,却听说继母已改嫁,跟着一个卖竹器的外地人走了。而敏敏在继母走之前已经走丢了…… 妹妹不相信,到处打听继母的下落。那时,妹妹已经怀孕,由于又急又担心导致小产,孩子也没保住。 妹夫得知后,火速派人来接她,可她就是不走,流着泪对派来的人说:“我姐姐走的时候千叮咛,万嘱托,让我好好带大她的女儿。可如今孩子找不到了,将来我姐姐回来,我怎么向她交代!” 妹妹在老家一呆就是半年多,到处寻访继母的下落,也没有结果,妹妹只好回到厦门。一晃就是十几年,妹妹因为那次小产无法生育,她于1970年主动提出离婚。她又回到了济宁老家,自己一个人生活。 1978年,已经70多岁的继母终于派人送来了信,她快病死了,希望临死前见见妹妹,有些话要讲。喜出望外的妹妹日夜兼程,花了一个多星期才赶到四川达川县。可惜的是,继母已经在三天前去世。 继母嫁的那个男人十几年前就死了,是那个男人的侄子替她发的丧。妹妹在继母的坟前哭得晕了过去,继母一死,敏敏的下落终于成了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谜。 与那男人的侄子聊过几次后,妹妹心中对继母的怨恨也渐渐小了一些。继母临死念念不忘的还是敏敏,她闭眼前一再地说:“我要到黄泉之下受惩罚,因为把那没娘的孩子给丢了。” 那天,继母在家为邻居的老人赶做寿衣,敏敏要到外边树林里去玩儿,因为她经常在那儿同村里的小孩子玩,继母也就没在意。可是,直到天黑没见着孩子回来,出去找了个遍也没有找到,就这样丢了。 从来没有经过什么大事儿的继母吓坏了,她害怕见到妹妹,自己又不是敏敏的亲外婆,她觉得负不起这个责任,就跟那个外乡人逃了,一辈子都不敢回家乡。 女儿丢了,妹妹也孑然一身,这些远在台湾的梁芬玉都不知道。 当年,李承乾夫妇二人到了台湾后,他好歹是个军官,有稳定的薪津,生活还算稳定。随后10年,梁芬玉又生了三个儿子。 李承乾人不错,就是爱喝酒。到台湾后,举目无亲又回家无望,他就一天喝到晚,每天都喝几斤。1959年8月,他终于在军人俱乐部酗酒致死。 为了生活,梁芬玉不得不到一家工地上去当搬砖运瓦的小工,带大了三个孩子。 1987年,二儿子到澳洲旅游,认识了祖国内地的一个商人。梁芬玉马上让儿子托那个朋友帮忙打听妹妹和敏敏的下落,很快就联系上了。妹妹只是催她快点回来,家里的情况都没有讲给她听。 1989年8月,离家40年,梁芬玉再次回到青岛。一见面,妹妹就泪流满面地跪下,梁芬玉吓坏了,俩人哭着拥抱在一起。妹妹趴在她的肩膀上说:“姐,姐啊,你怎么才回来,我对不起你,没把敏敏带好,这孩子5岁的时候就不见了,到今天也没有音信,我没法跟你交待啊。” 梁芬玉如五雷轰顶。 晚上,姐妹二人互相述说这些年的遭遇,一边哭,一边说,直到天亮还有说不完的话。 不久之后,姐妹二人前往四川达川县,把继母的骨灰接回老家济宁安葬。梁芬玉觉得只有这样,才算对得起继母。至于敏敏的消息,则是石沉大海。妹妹为了这个孩子也孑然一身,梁芬玉觉得愧对地下的母亲。 1992年,梁芬玉也觉得自己老了,一定要回老家去过完最后的子,毕竟祖国大陆才是家,在台湾生活条件再好,也有一种飘泊的感觉,因为根不在这里。 于是,大儿子筹集了20万美金,在老家建了一个合资的包装机械加工公司,成为当地很不错的一家合资企业。这样,梁芬玉就可以经常回来看妹妹。 妹妹生活不顺,导致性格不太好。平时,梁芬玉反而得回过头来安慰她,敏敏的失踪绝不是她的错。妹妹却反问:“那你说是谁的错?” 梁芬玉哑口无语。 那场灾难,让梁芬玉失去了女儿,失去了丈夫,失去了完整的家,包括妹妹完整的人生。她只希望祖国能早日完成统一,让上一代的悲剧不再重演。
李承乾是国民党海军的见习教官,平时难得回一次家,妻子梁芬玉在家与8个月的女儿敏敏
史行途
2025-01-26 23:34:11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