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8年,李斯在临刑前的最后言辞中大骂赵高,并遗憾地对儿子说:“我多想和你

瀚霖学史 2025-01-26 15:58:03

公元前208年,李斯在临刑前的最后言辞中大骂赵高,并遗憾地对儿子说:“我多想和你再次牵着黄狗,出东门去上蔡打猎,追逐狡兔,可惜再也没有机会了。”李斯被腰斩,三族被灭,这一结局看似冤屈,但若从他的过往来看,实则并不冤。 李斯,楚国上蔡人,出身普通百姓。年轻时,他以管仓库的小职员身份开始了自己的仕途。但他并不满足于此,离开楚国前往齐国拜荀子为师,学习儒家学问。学成之后,李斯怀抱大志,决定投身秦国,期望能在秦国施展才华,最终实现自己的抱负。 他很快获得了秦国相邦吕不韦的赏识,成为郎官,开始接触权力中心。后来,李斯向秦始皇献策,提出通过离间六国君臣并先打韩国的战略,最终促成了秦始皇的统一大业。李斯因此被任命为长史,成为秦国的重要谋士。 公元前237年,秦始皇准备逐逐六国的客卿,李斯上书劝谏,成功改变了秦始皇的决定,继续得到重用。此后,他还通过阴谋陷害韩国名臣韩非,导致韩非自尽。秦国统一后,李斯坚决反对分封制,提出郡县制才是更合适的治理方式,得到秦始皇的采纳。 然而,李斯的权力也逐渐招致了危险。他的儿子李由担任三川郡守时,李斯感叹自己从布衣到丞相,已富贵至极,但仍担忧结局。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于沙丘宫,李斯和赵高伪造遗诏,支持胡亥继位,并致使扶苏和蒙恬自尽。这一决定为他带来了巨大的后果。 胡亥继位后,尽管李斯继续担任左丞相,但实际上权力却完全交给了赵高。公元前208年,李斯和冯去疾等人上书劝谏,胡亥却因愤怒将他们下狱。赵高趁机诬陷李斯谋反,最终导致李斯被迫认罪,并被腰斩,三族被诛。 李斯的死,并非完全无辜。作为一位谋略深沉的政治人物,他的权力斗争和心狠手辣让他最终成了权力的牺牲品。尽管他临终时的最后言辞充满遗憾,但这也反映了他复杂的内心世界:一方面有悔恨与怀念,另一方面却又无可避免地卷入了权力的漩涡。

0 阅读:0
瀚霖学史

瀚霖学史

诉说古今历史,以古为镜,知兴替,学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