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西汉开国大将韩信的故事引人入胜。关于他的死因,流传最广的是“三不杀”、“五不死”的说法,即刘邦承诺不让他在天上、地上、被铁器所杀等。然而,这些传说在《史记》和《汉书》等正史中并无记载。
《史记·淮阴侯列传》明确记载,韩信因图谋造反被告发,吕后与萧何设局将其骗至长乐宫钟室杀害,并灭其三族。这一记载与传说大相径庭。尽管史书不可能详尽无遗,且史官写作受政治影响,但研究历史需依据可靠材料。对于无根据的说法,应保持警惕,避免轻信。 关于韩信的死法,正史并未详细描述,但从吕后和萧何的合谋来看,显然是一场早有预谋的政治行动。至于具体由谁动手、使用何种工具,均为后人猜测。可以确定的是,韩信最终死于长乐宫,而非被宫女用竹子捅死。
韩信死因的传说与正史记载的差异,凸显了史书与民间故事的巨大差别。这提醒我们,在获取历史信息时需保持理性思考。真正的历史价值在于用客观材料还原真相,而非盲目相信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