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一辈子指望不上任何人,老了又成了别人的指望

麦麦笔记 2025-01-26 12:01:01

现实真是让人哭笑不得,那些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从年轻到老,都活得格外“辛酸”。 年轻时,家里穷,兄弟姐妹多,吃口饱饭都不容易;中年了,孩子上学、买房,压得喘不过气; 好不容易熬到老了,还想着能歇口气,却发现根本没戏,反倒成了儿女的“提款机”。 一句话总结:年轻时,指望不上别人;年老时,却成了别人指望的“靠山”。

01 年轻时,靠自己活着,累得像个陀螺。 五六十年代出生的那一代人,打小就没过过几天轻松日子。 家里穷得叮当响,兄弟姐妹一大堆,家里没余粮,就算有点好吃的,也轮不到自己。 大人嘴里常挂的一句话就是:“家里能供你上学,已经不错了。” 有个阿姨跟我说,她小时候为了省学费,没读完初中就辍学回家干农活。 再后来,赶上改革开放,想去城里打工,却连车票钱都要攒好久。 他们这一代人,几乎全靠自己打拼。 没背景,没资源,靠一双手硬生生把家撑起来。 白天干活,晚上加班,吃的苦可能比现在的年轻人加起来还多,可嘴上从来不喊累。 因为他们知道,没人会心疼他们,日子得靠自己熬下去。

02 中年时,苦日子刚有盼头,又被孩子“掏空”。 熬过年轻时的苦,到了中年,以为日子能稍微轻松点,却发现生活并不会心疼你。 这一代人,有孩子的压力,也有父母的重担,哪个都逃不掉。 有个亲戚跟我说,自己刚存下点钱准备给家里修房子,孩子却说要买房,手头紧,需要支援。 结果存款全搭进去了,自己反倒成了月光族。 更扎心的是,有些人不仅要管孩子的婚房,还得操心孩子的生活费、孙子的教育费。 全家人都觉得他们“该帮”,因为“父母就该为儿女操心一辈子”。 可谁心疼过他们?没人问过他们累不累,甚至没人管他们的存款够不够养老。

03 老了,想歇歇,却成了全家的“免费劳动力”。 本以为熬到老了,儿女成家立业,自己总算能松口气,安享晚年了吧?错了! 现实告诉你,指望不上别人,老了还是得继续“奉献”。 现在很多五六十年代出生的老人,根本没法过上清闲日子。 带孙子、做家务、跑腿买菜,甚至半夜三更还得起床哄孩子哭闹。 有人调侃说:“现在的爷爷奶奶,不是在接送孩子的路上,就是在辅导作业的边缘崩溃。” 有个熟人跟我说,她的父母年纪大了还在打零工,因为要贴补家用。 现实就是这样,这一代人年轻时拼死拼活,老了还在为别人忙碌,仿佛他们的人生就没为自己活过。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