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集采的群体,已经通过歪曲事实的信息传播,给大家形成了一种固化印象:集采之前吃

大风奏响风云 2025-01-26 11:18:19

反对集采的群体,已经通过歪曲事实的信息传播,给大家形成了一种固化印象:集采之前吃的多是原研药,集采之后用的都是仿制药。

他们把原研药、仿制与集采、非集采捆绑,通过公众对原研和仿制的朴素理解,引导公众形成集采药不好,不集采好的认知,试图打一场认知战。

事实真的如此吗?

别说大中国,就是中国最发达的城市大上海,不集采的时候,上海医院用的多是原研药吗?

还是以证据说话,以事实说话。

四张截图均来自集采之前的2015年,上海市二、三级医疗机构医保目录药品(第二批)集中招标采购拟中标结果。

图1,就是郑民华副院长的父亲吃的苯磺酸氨氯地平。

46个厂家中标,只有一家是外资企业(山德士(中国)制药有限公司,这是诺华为了专门做仿制药成立的公司,中标的也是仿制药,而不是原研药。

图2,降压药非洛地平缓释片,4家中标的都是国产仿制药。

图3,厄贝沙坦类降压药,中标的多是国产仿制药。

图4,就是那个著名的麻不倒人的麻醉剂“丙泊酚”了,9个中标的,4家外资企业,5家国产。

●所以事实是什么?事实就是国家集采之前,上海本地的二三级医院也是以国产仿制药为主。

不集采的时候国产仿制药能降压,集采之后国产仿制药就不能降压了?

不集采的时候国产麻醉剂能麻倒人,集采之后国产麻醉剂就麻不到人了?

●●如果说集采前后,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那么让我们看一看最大的变化有哪几点。

①价格变化巨大,集采之前即便是国产仿制药,价格比集采之后也贵很多很多。

②中标的厂家众多 。可以说集采之前的地方招采,也就是给医疗机构框定了一个范围,动辄几十家中标一个品种,医院有很大的二次选择权,一生有很大的二次选择权。

你中标了,医院也可以不用,医生也可以不开你的药。

即便中标,也得继续求着医院和医生。

③国家集采之前,中标的小厂家才真多。集采之后,因为只有具有规模效应才可能做到低成本,小型制药企业基本消失了。

●●基于以上三点变化,你知道映射到现实的利益链条中是什么吗?

①集采是带量集采,医院必须用,对于用量是有强制性规定的,医保部门对医院使用集采药物是有严格的考核,医院的二次选择空间被大大压缩了,二次选择权的寻租和变现没有了空间。

②集采后药价大幅度降低,且医生没得选,中标厂家实际出售量不再依赖医生的处方,药厂也失去了给回扣的驱动力,药代这个行业在很多品种上直接消失了。

●●话不能说的太直白,大家都是明白人,但千万别把老百姓当傻子。

0 阅读:335

评论列表

演法

演法

19
2025-01-26 15:24

郑民华是吃不到药品回扣就狗急跳墙了,希望政府用大数据严查郑民华的财产和他的收入比例问题!

无止境 回复 01-29 11:25
知道什么叫便宜没好货吗

浏览

浏览

14
2025-01-28 01:30

更多是担心疗效问题而已,疗效差便宜也大打折扣。集采降价是好,把控质量更重要,毕竟全国老百姓的健康在采购人身上

我们都是中国人

我们都是中国人

9
2025-01-26 18:01

没有在临床一线上班就不要哔哔,事实真相都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

用户10xxx98 回复 01-29 01:53
不知道你有没有在临床一线上班,如果你在的话,禁得起查吗?

短笛

短笛

5
2025-01-28 15:24

灵魂砍价后药效还能和以前一样吗?

用户15xxx38

用户15xxx38

2
2025-02-01 00:43

大力宣传:严禁吃原研药品,处方原研药品的大夫一律死刑!

大风奏响风云

大风奏响风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