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苏州吴县的潘家,那可是响当当的大户人家。潘家两兄弟,潘祖荫和潘祖年,一个在朝廷当工部尚书,一个也是重要官员,可遗憾的是,俩人都没留下后代。于是,他们从族里过继了潘承镜当孙子,可这小子命薄,新婚三月就离世了,留下新娘子潘达于守活寡。
潘祖年老爷子见潘达于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便决定让她担起一个重任。他悄悄把潘达于叫到房间,郑重其事地说:“等我走后,你得看好那两个箱子。”原来,箱子里装的是潘家的镇宅之宝——大盂鼎和大克鼎,国宝级别的西周青铜器。
潘祖年知道这些宝贝值钱,也清楚它们正处在风口浪尖上。他严肃地叮嘱潘达于:“这两件宝贝你得给我看好了,就算潘家哪天揭不开锅了,也不能拿它们去换钱。”潘达于听后,郑重地点了点头。
从那以后,大盂鼎和大克鼎就成了潘家的“隐形嘉宾”。虽然外面的人对潘家藏宝的事儿议论纷纷,但潘达于就像个忠诚的卫士,死守着承诺。三十年代,美国收藏大亨上门想买,日军也来搜过家,可愣是没让宝贝离开过潘家的门。
直到解放那会儿,潘达于一拍大腿,决定把两鼎无偿献给上海博物馆。如今,这两件国宝在上海博物馆里闪闪发光,讲述着历史的故事。潘家的守护精神,特别是潘达于的无私和胆识,真是让人打心底里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