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诸葛亮娶了远近闻名的丑女黄月英。待宾客散尽,他来到洞房,想起岳父曾描述小女头发黄,皮肤黑,奇丑无比,但还是闭着眼深吸一口气,掀开盖头入了洞房。 公元200年的春日,琅邪城内红精雕梁画栋的婚房前,诸葛亮穿着大红喜袍,面带喜色却又紧张不安。这位汉灵帝时期的谋士,身高八尺有余,相貌英俊,才华出众,却选择娶了一位远近闻名的丑女——黄月英。 诸葛亮,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自幼丧父,生活的重担几乎全压在母亲肩上。那个时期,正是东汉末年,战乱不断,社会动荡不安,民众疾苦。诸葛亮与他周围的普通百姓一样,受到了豪门贵族的压迫,温饱问题一度成为最基本的生存目标。 在这个乱世中,诸葛亮并没有像许多同龄人那样因家世背景而获得某种先机,反而是靠着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逐步走出了贫寒的困境。 少年时,诸葛亮听闻叔父诸葛玄在南昌任职太守的消息,心中或许有了依靠之念。他与哥哥一同前往南昌,恳求叔父能够庇护一二。诸葛玄出于亲情,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然而,命运的捉弄总是如此无情,不久之后诸葛玄因政务失误被罢职,选择了投奔刘表,但他在刘表麾下的生活并未持续多久,三年后便去世。诸葛亮再次失去了依靠,那个时年仅十七岁的少年,面临着更加艰难的生存挑战。 失去了贵人的庇护后,诸葛亮选择了相对稳定却并不轻松的农耕生活。这一段时间里,诸葛亮一方面在农田中劳作,另一方面也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渐渐长成了一个高大俊朗的男子,《三国志》对其外貌有着明确的描述——“身高八尺,犹如松柏”。这一点,在当时的人群中是相当引人注目的。那个年代,能有这样高大的身材,显然是难能可贵的。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诸葛亮并未选择一位美丽的女子为妻,而是娶了一个相貌平平甚至被视为丑陋的女人。这个女子,史书中并未留下真实的名字,后人称之为黄月英。 据传,黄月英的相貌并不出众,皮肤黝黑,身形矮小,远没有外界对美女的普遍期待。但黄月英却以其卓越的才智,吸引了诸葛亮的目光。 黄月英的父亲黄承彦,虽不以外貌出众为人所知,但在当时却是一位有名的士族。黄承彦深知自己女儿的相貌,因此在得知诸葛亮寻求配偶时,他亲自托人传话,说黄月英的外貌虽不出众,但她的才华却是无可匹敌的。诸葛亮听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婚事。 这个决定在当时引起了不少的议论,有人觉得他选择妻子过于注重才华,忽视了外表,有人则认为他为此丢尽了颜面。乡里更是传唱起了民谣,戏谑诸葛亮因贪图才智而娶了丑女。 然而,诸葛亮的这一选择背后并非单纯出于对黄月英才智的欣赏,而是考虑到了更多的实际因素。水镜先生司马徽曾言:“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 虽然身处田野,诸葛亮的眼光始终放在了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政治抱负上。此时的东汉末年,风云变幻,政治格局动荡不安。为了能够在未来有所作为,诸葛亮需要寻找一个能够为他打开仕途大门的机会。 黄承彦在当时是沔南地区的名士,能得到他的推荐,无疑能为诸葛亮未来的政治生涯提供助力。更为重要的是,黄月英的母亲蔡氏有一位亲妹妹嫁给了荆州牧刘表,而刘表的儿子刘琮则是黄月英的外甥。 这个家庭背景,使得黄家在荆州地区有着深厚的根基,成为一个重要的政治力量。如果能够通过婚姻与黄家结亲,诸葛亮便能够借此获得进入更高层政治圈的机会,拓宽自己的仕途。 诸葛亮的婚姻选择不仅仅是为了寻求一个贤内助,更是为了利用黄家在荆州的地位,为自己打开通往政治舞台的大门。 事实上,诸葛亮并没有仅仅将自己的家族命运寄托在这一桩婚姻上,他还通过其他的婚姻关系,进一步加深了与荆州地主集团的联系。 他把姐姐嫁给了荆州地方名士庞德公的儿子,借此获得庞氏家族的支持;又将弟弟与南阳地区的林氏家族联姻,从而在南阳一带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这几桩婚姻不仅让诸葛亮进入了荆州的地主集团,也为他后来的政治事业铺平了道路。在黄家及其他权贵家庭的支持下,诸葛亮逐渐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农民,跃升为诸侯之间举足轻重的政治人物。 而这一切,都始于他当年与黄月英的婚姻,这桩看似“失色”的婚事,实际上为他未来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参考资料:杨益著. 《那些三国的女人们》 2011
东汉,诸葛亮娶了远近闻名的丑女黄月英。待宾客散尽,他来到洞房,想起岳父曾描述小女
文山聊武器
2025-01-25 19:48:38
0
阅读:1177
用户96xxx89
切,好像小编你在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