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73年,吴国灭亡,勾践没有杀吴王夫差,而是宽容地提议将其安置在甬东,并赐予百户食邑。然而,夫差深感羞愧,拒绝了勾践的好意,拔剑欲自尽。勾践见状立刻夺剑,质问他为何要如此。夫差悲愤地说:“我不配再活,无法面对先父阖闾。”说完,他蒙上双眼,将剑架于脖上,准备结束自己的生命。 勾践见状,无法阻止,最终下令给夫差以伯侯之礼安葬。尽管夫差最后选择自尽,勾践并未对其死因冷漠,他感叹:“伯嚭不忠,杀了他!”这段历史,揭示了吴国的悲剧。 吴国的覆灭,源自夫差的决策失误。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去世,勾践继位后,吴王阖闾即派兵攻越。勾践决然自尽以示决心,趁吴军松懈,成功反击,最终造成阖闾身亡。临终前,阖闾将复仇重托给太子夫差。夫差誓言为父报仇,继位后即投入复仇战斗,任命伍子胥为相国,全力训练士兵。 然而,夫差因轻信太宰伯嚭的谏言,错失了屠戮勾践的大好时机。伍子胥多次劝告他杀掉勾践,却屡次被忽视。公元前494年,夫差最终放走了勾践,导致越国逐渐崛起。经过数年的备战,勾践再次反击,最终逼迫吴国投降,勾践亲自提出放过夫差,但他最终选择自尽,留给世人一段叹息。 勾践与夫差的故事,警示着权力的变迁与错误决策的代价。
公元前473年,吴国灭亡,勾践没有杀吴王夫差,而是宽容地提议将其安置在甬东,并赐
小牧童那小罡吖
2025-01-25 17:19:29
0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