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和:望气知命,此为上工之术,把握此关键,便能明察天人之理晋代医学大家王叔和,

飞翔说健康 2025-01-24 21:44:22

王叔和:望气知命,此为上工之术,把握此关键,便能明察天人之理

晋代医学大家王叔和,著有《脉经》传世。

可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有一项绝技——望气知命。

他常说:"人之有气,如天之有云,变化无穷,却有迹可循。"

一次给当地一位富商看病的经历,让他道出了望气的精髓,也为后世医者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大雪初晴的一天,王叔和正在整理医案。

一个身穿锦衣的中年人匆匆走进医馆,说自己是本地的富商。

"大夫,我这身子最近总觉得不对劲,去看了好几个大夫都说查不出病因。"富商焦急地说。

王叔和放下手中的医案,抬头看了富商一眼,说:"你先坐下说话。"

富商刚要坐下,王叔和又说:"等等,你往那边窗户走两步。"

富商虽然不解,但还是照做了,走了两步后,王叔和让他转身面向自己。

"你这病,是心病。"王叔和说。

富商惊讶地问:"大夫还没把脉,怎么就知道是心病?"

王叔和说:"我是看你的'气'知道的,你走路时,脚步虽稳,但肩膀微微耸动,这是心气不足的表现。"

正说着,又进来一个老者,说自己最近总觉得喘不上气。

王叔和让老者也在屋里走了两步,说:"你这是肺气不足。"

老者更惊讶了:"大夫真神了!我确实有多年的咳喘。"

王叔和说:"这不是神,是察。你走路时,呼吸急促,肩膀微微向前倾,这是肺气不足的特征。"

这时,一个年轻人也来看病,说自己没什么大病,就是总觉得没精神。

王叔和看了看年轻人的面色,让他也走了两步,说:"你这是脾胃之气不足。"

年轻人说:"我确实胃口不好,可大夫是怎么看出来的?"

王叔和说:"你走路时,脚步虚浮,目光无神,嘴唇发白,这都是脾胃之气不足的表现。"

富商听得入神,问:"大夫,这望气之法真这么神奇?"

王叔和摇头说:"不是神奇,是规律,人身上的气,如同天上的云,虽变化无常,但也有迹可循。"

他指着窗外说:

"你们看那天上的云,有的厚重,有的轻盈,有的舒展,有的凝聚。这些变化,都预示着天气的变化。人身上的气也是如此,举手投足间,都在显示身体的状况。"

老者说:"可我怎么看不出来?"

王叔和笑道:"你们平时看云,只看得到云的形状,却看不出天气的变化,望气也是一样,要经过多年的观察和积累,才能看出其中的道理。"

他拿出一本医书,翻开其中一页:

"你们看,这上面记载了望气之法。首先要观察人的精、气、神三个方面。精,就是形体;气,就是气色;神,就是神态。这三者合一,才能看出人体的真实状况。"

年轻人说:"那大夫是怎么练习这门技术的?"

王叔和说:"我年轻时,每天都要观察路上行人的面色和举止,起初只能看出个大概,后来慢慢就能察觉到细微的变化。"

他接着说:"比如走路的姿势,健康的人走路自然舒展,生病的人则会有各种细微的变化。有的人迈步沉重,是肾气不足;有的人步伐轻浮,是心气虚;有的人走路摇晃,是肝气郁结。"

富商问:"那面色呢?"

王叔和说:"面色更是重要。面有五色,对应五脏。青色属肝,红色属心,黄色属脾,白色属肺,黑色属肾。但要注意,不是看表面的颜色,而是要看气色的变化。"

老者若有所思地说:"听大夫这么一说,望气好像很简单,可又很深奥,不知这里面最关键的是什么?"

王叔和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天空说,说出了望气的关键之处:

0 阅读:22
飞翔说健康

飞翔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