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陆小曼去世。翁香光前来料理后事,见四下无人,她解开陆小曼的衣扣,讥讽

贺绪云讲历史 2025-01-24 15:26:01

1965年,陆小曼去世。翁香光前来料理后事,见四下无人,她解开陆小曼的衣扣,讥讽道:“凉薄之人,终究没有好下场!   陆小曼虽说是名门闺秀,但是她的感情经历却非常的非常的坎坷。   陆小曼的第一个丈夫是王赓,王赓毕业于西点军校,是一个标准的“理工男”。   结婚没多久,两人的关系便出现了裂痕。   陆小曼是一个非常喜欢浪漫的人,他觉得王赓生活没有情调,不懂得制造浪漫。   就这样,两人离婚了。   没过多久,徐志摩走进了了陆小曼的生活。   徐志摩是一位诗人,他的和王赓的性格截然不同,除了懂得制造浪漫之外,在谈吐上也非常讲究。   就这样,徐志摩引起了陆小曼的注意。   相处了一段时间后,徐志摩被陆小曼的才华所吸引,深深地爱上了她。   当时徐志摩是一个有家室的人,为了和陆小曼在一起,他选择了离婚。   虽然被众人唾弃,但是徐志摩觉得只要能和陆小曼在一起,一切都是值得的。   结婚之后,徐志摩承担了养家糊口的重任。   每天在外奔波,而陆小曼在家当上了“阔太太”,过上了花天酒地的生活,还染上了“大烟”。   徐志摩去世之后,陆小曼很长时间没有缓过来。   每天浑浑噩噩,茶不思饭不想。   在陆小曼精神非常空虚的情况下,一个叫翁瑞午的人走进了他的生活。   翁瑞午是一个有钱人,对她非常疼爱,在生活上对陆小曼悉心照顾。   在物质方面,对陆小曼更是有求必应。   用现在的一句话形容,那就是“你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   两人迟迟没有举办婚礼,共同生活了30多年。   陆小曼的晚年生活,可以说是非常凄凉。   当时有作家见过陆小曼,回忆道:她的脸色十分苍白,头发非常凌乱,牙齿全都脱落。   总之,她的晚年形象用“乞丐”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翁瑞午去世之后,他的女儿翁香光接替父亲,承担起照顾陆小曼的责任。   但是翁香光对陆小曼,没有太多的感情,她认为陆小曼是一个凉薄之人,不值得同情和怜悯。   陆小曼在临终前,提出了一个遗愿:希望能够和徐志摩合葬。   然而,这个遗愿却遭到了徐志摩儿子徐积锴的拒绝。   徐积锴认为,陆小曼在徐志摩生前并没有尽到妻子的责任和义务。   她沉迷于灯红酒绿的生活,甚至染上了大烟。   在徐志摩去世后,她也没有帮忙料理后事,一切都是徐积锴的母亲张幼仪操办的。   因此,徐积锴认为陆小曼没有资格与徐志摩合葬。   在陆小曼去世时,翁香光前来料理后事。   见四下无人,她迅速解开陆小曼的衣扣,眼前的场景令她惊愕不已。   陆小曼身上的衣服破旧不堪,里面的棉絮都露了出来,显得无比寒酸。   这一刻,翁香光忍不住感慨:“凉薄之人,终究没有好下场!”   陆小曼一生没孩子,骨灰也就没人张罗安葬,她的骨灰也不知在何处。   直到20多年后,一位堂侄心疼她的遭遇,才在苏州东山华侨公墓为她建了一个衣冠冢。   墓碑上刻着“先姑母陆小曼纪念墓”,落款是“侄陆宗麟敬立”。   据说,里面埋的是陆小曼生前用过的物品,如笔墨、碗筷等不易腐烂的东西。   而徐志摩的墓,则远在千里之外的浙江海宁西山公园内。   陆小曼想与徐志摩合葬的遗愿,恐怕永远实现不了了。   人这一生,其实就是一场因果循环。   短时间内也许不明显,但从长远来看,因果一定会对应。   如果我们能够及早反思自己的行为,向上向善,那么我们的结局也许会美好很多。 信息来源:新民晚报——《丁言昭:105岁的翁香光老人走了》

0 阅读:3
贺绪云讲历史

贺绪云讲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