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新四军苏浙游击纵队副司令兼参谋长汤景延的头部被反动派割下之后,悬挂到了城墙上,一群国民党军官正在他的遗体旁指指点点。 汤景延机动灵活,非常擅长“模仿”,总是在敌群中能够应付自如,敌军根本看不到任何破绽。 1943年初,抗日战争处于艰难时期,日伪军根据汪精卫的相关政策,将“清乡”重点转移到了苏北地区。 军区领导认真分析了苏北地区敌我情况,制定了作战方案,那就是打入内部,里应外合,彻底消灭敌人。 陈毅军长经过深思熟虑,想到了汤景延,他无疑是这次作战任务的候选人。 最后,汤景延临危受命,成为了此次行动的负责人。 在这次任务中,汤景延率领600多战士假装投降,骗取了日军的信任。 等到大部队来了之后,他们里应外合。 汤景延在内部发动袭击,成功地消灭了日军,打乱了日伪军的计划。 1946年,解放战争打响,汤景延跟随着苏中军区的同志们,又立即投入到战斗中来。 两年之后,我军又组建了游击纵队,汤景延被任命为党委书记等职位。 招集了大批人员,和敌人展开了厮杀。 在一次战斗中,汤景延出现了意外,被敌人包围了。 1948年2月9日,汤景延和丁锡山率领六十余名战士从斗龙港出发,准备在奉贤境内登陆。 就在汤景延登陆的时候,遭到了国民党的袭击,经过5天的突围。 最终因为敌我悬殊太大,不幸被俘。 汤景延被抓之后,受到了国民党残忍地折磨。 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汤景延不向敌人透漏任何信息。 最后,国民党恼羞成怒,将汤景延杀害,并割下了头颅,挂在了城墙上面。 汤景延的英勇事迹和悲壮牺牲,永远铭刻在了人们的心中。 他是一位忠诚的共产党员,一位英勇的抗日战士,一位无畏的卧底将军。 他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的牺牲并没有白费。在他的激励下,更多的革命者挺身而出,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而奋斗。 最终,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汤景延虽然牺牲了,但他的精神永存。 他的英勇事迹和悲壮牺牲,将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信息来源:中国军网——《汤景延》
1948年,新四军苏浙游击纵队副司令兼参谋长汤景延的头部被反动派割下之后,悬挂到
贺绪云讲历史
2025-01-24 12:19:44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