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云南地震,14岁女兵被一位老兵徒手救出,45年后得知老兵做了月薪1200保安后,女兵做法令人感动。 2015年,这位女兵站在中央电视台的舞台上,怀着忐忑的心情,讲述了自己45年来一直未曾放弃寻找救命恩人的故事。 她描述了当年被困在废墟中的绝望,那双救命的手给她带来的生还希望,以及她多年苦苦寻找的艰辛历程。 《等着我》节目组不仅用全国观众的力量帮助赵虹找到了她的恩人,还利用了电视平台强大的资源和传播力,将赵虹的故事传播到全国各地。 节目现场,赵虹的故事让无数人动容,观众们纷纷通过各种方式提供线索,在节目组的努力下,经过一番调查,他们终于找到了那位英雄——雷清平,一位已经退役多年的老兵。 雷清平,虽然年纪已大,白发苍苍,但他依然保持着军人特有的沉稳与坚韧,当节目主持人宣布雷清平的名字时,赵虹站在那里,泪水再也忍不住涌了出来。 45年漫长的等待和不懈的追寻,终于在这一刻得到了回应,雷清平走上舞台,虽然已经是老人,但他的每一步依旧坚定有力。 赵虹望着雷清平,几乎无法相信自己终于找到了那个改变她命运的人,雷清平低调谦逊,始终认为自己救人是职责所在,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特别。 然而,在赵虹眼中,他就是那个给她带来希望、拯救她生命的英雄,那双曾伸向她的手,一直深深刻在她的心里。 赵虹与雷清平的重逢,不仅是两位人物的相遇,也是对那个时代无数无名英雄的致敬。 雷清平虽然已经过上了普通的生活,做过保安,养育了孩子,但那份军人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依然贯穿在他的每一天。 他的故事让我们看到,英雄并不总是生活在光辉的聚光灯下,有时他们只是默默奉献的人。 然而,在雷清平的英雄事迹背后,藏着一个悲壮的故事,那个故事发生在1970年的云南通海。 当时,赵虹还只是14岁,她和战友们正在执行紧急的救援任务,突然,大地剧烈震动,7.7级的强震将这座城市瞬间摧毁,房屋倒塌,地面裂开,尘土飞扬,空气中弥漫着让人无法呼吸的恐怖。 赵虹和她的战友们冲向废墟,尽全力寻找幸存者,在震后的混乱中,赵虹和队员们的生命也随时面临着危险,就在赵虹靠近一座倒塌建筑物时,第二次余震再次袭来。 巨大的冲击力让她失去了平衡,一座建筑的废墟重重地压在了她身上,就在她几乎放弃希望的时候,突然听到上方有微弱的声音,瓦砾被挪动,仿佛黑暗中的一束光照亮了她的心灵。 这一刻,赵虹的内心涌起了微弱的希望,仿佛看到了一线生机。救援者开始徒手挖掘,试图从废墟中救出她,每搬开一块石块,赵虹的心跳都在加速,仿佛每一秒钟都被拉得无比漫长。 最终,一只满是血痕的手伸进了赵虹的视线,那只手充满了力量与温暖,赵虹终于被救了出来,重见天日的那一刻,她几乎无法相信自己还活着,然而,那位救她的人却没有停留,默默转身投入到下一个生命的抢救中。 虽然赵虹从废墟中被救出,但那双手,那位英雄的面容,却始终未曾从她的心中抹去。 在她的生命中,这份恩情如同深深的烙印,成了她不能忘记的部分,她发誓,一定要找到那位曾经为她而拼尽全力的人,亲自表达感激之情。 45年后,赵虹依旧未能忘记那个伸向她的手,依旧没有放弃寻找。 她曾尝试通过战友询问,通过线索寻找,但由于当时的混乱和紧急救援,很多人的名字和面容都变得模糊不清。 直到2015年,赵虹决定通过专业的刑侦画师帮助她描绘出那位英雄的模样,终于在节目《等着我》中找到了她的救命恩人——雷清平。 赵虹和雷清平的故事是一段跨越45年的感恩与重逢,也是那个时代无数无名英雄的缩影。 这不仅是个人的寻找和感恩,更是一份深刻的情感传递,它触动了我们对生命的珍惜和对英雄的尊敬。 雷清平的低调和无私奉献,让我们看到了英雄并不总是生活在聚光灯下,他们的伟大往往隐藏在平凡的日常中。 他所做的每一件事,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宣传,却在赵虹的生命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赵虹从14岁起便把那双救命的手和那份温暖深深珍藏在心中。 45年里,她从未忘记,也未曾放弃,始终怀揣着那份深深的感恩,渴望有朝一日能亲自表达自己对那份大恩大德的感激。 赵虹和雷清平的故事,让我们明白,真情和感恩是无时无刻不在滋养我们内心的力量,而英雄的精神,永远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褪色。 在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是我们与世界沟通最真实、最有力的方式。 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命运如何捉弄,爱与温暖的力量是永远不灭的。 让我们珍惜彼此的陪伴,感恩那些曾给予我们帮助和支持的人,传承这份深深的人性光辉,让我们的世界因为这种真情而变得更加美好。 (信息来源:央视网 2015年1月20日——地震后女孩被班长徒手挖出 四十年后《等着我》寻恩人)
1970年云南地震,14岁女兵被一位老兵徒手救出,45年后得知老兵做了月薪120
阿离言娱乐说
2025-01-24 11:10:1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