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陈毅在赣南与项英一同留守发展游击队。一天,他收到一封地下交通员陈宏送来的信,信中提到可以前往大余县城见面。经过两年的失联,陈毅和项英非常高兴,决定派陈毅与梅山区委书记黄赞龙前往会面。
两人穿上普通百姓的衣服下山,途中,黄赞龙提到陈宏家在不远处,陈毅提出在陈宏家歇歇,顺便喝口水。到达陈宏家时,一位妇女热情招待了他们。谈话间,陈毅询问陈宏去向,妇女用方言回答:“他去团部了。”陈毅心生警觉,意识到这句话可能暴露了联络地点糖铺的位置,而糖铺一直是他们的秘密联络点。
陈毅心头一紧,便与黄赞龙商议,二人决定小心行事。他们隐蔽地观察糖铺,发现周围有不少可疑的人在盯着糖铺,暗中监视。通过路人的证实,陈毅得知糖铺换了老板,这意味着陈宏很可能背叛了红军,泄露了重要信息。
二人迅速返程,却在半路上遇到国民党部队准备围攻红军。为了躲避敌人,陈毅与黄赞龙决定分开。陈毅以“老师”的身份混入敌军,获取了情报后,利用上厕所的机会逃脱。接着,他为通知根据地部队转移,在途中遇到另一支准备包围红军的国军。为了警告根据地,陈毅向天空开了两枪,却也因此暴露了行踪。
在国民党军队展开搜索时,陈毅巧妙地藏进冬茅丛中。尽管敌人放火搜寻,但天降暴雨扑灭了火势,给了陈毅生还的机会。他静待局势稳定后继续前进,最终到达空荡的根据地,深感压力和失落。然而,第二天早晨,陈毅终于与部队会合,成功保存了有生力量。
陈毅所经历的惊险,不仅揭示了他高超的警觉力,也突显了敌人不断诱使红军叛变的艰难局面。通过陈毅的敏锐判断,叛徒的阴谋最终未能得逞,红军保住了队伍的完整性。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像陈毅这样的英雄人物,凭借智慧与勇气,挽救了无数战友的生命,成为历史长河中不朽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