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集采大家的焦点、“兴奋点”都是在看如何“砍价”——没啥技术含量的砍价,就是砍,把药企往死了卷的砍——说起来价格低对老百姓、对采购药的肯定好啊,但是药企也不傻啊!谁会去做完全亏本的买卖呢?纯粹靠摊薄成本的方式去盈利,只是能存活、根本谈不上发展。而至于药品的质量、药效,那就慢慢查吧!降压药、消炎药是否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全世界都很难有特别精准的标准。药企完全可以说,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对这个人不起作用、但是对别人就起作用啊,这个怎么证明?谁来花巨资去做几万人疗效的证明?单纯的看药企资质、生产流程、抽查吗?国内企业有几个不明白如何应付检查的?只有哪些“机构”不明白吗?等再过三五年抓到一些小老虎,才能知道这里的问题——而在这期间,会影响到多少人的健康呢? 说白了,还是管理问题,对药品如果没有严格的检查、抽查制度,难道都要凭自觉、看良心吗?我们这些集采的药,敢走向国际市场吗?能经得住其他国家的质量检查吗?这真是让人头皮发麻的事情,集采的药,可比什么电池自燃、豆腐渣工程更可怕,因为涉及人群太广泛,而且很难追踪、很难评估,影响极其大。看似这些药“吃不死人”,但是不管用的话,病人会不会因此而病情加剧、花费更多去治疗、最终还是由病人“买单”?拜托,这些管理部门,摸摸自己的良心,拍拍自己的脑袋,多做“合格”的良心事吧!
前期集采大家的焦点、“兴奋点”都是在看如何“砍价”——没啥技术含量的砍价,就是砍
弘诚评你好的
2025-01-23 11:31:0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