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功德林监狱里,王陵基军衔最高,是上将;年龄也最大,有70多岁了。他年岁已高,加上高度近视,生活自理能力极差,连刮胡子都很吃力,每次刮胡子都会刮得一脸血。杜聿明见了,出于同情心理,主动提出来帮他刮胡子。 王陵基,作为四川最受尊重的军政人物之一,其军事和政治生涯从四川武备学堂开始,一路升迁迅速。青年时期,王陵基已经担任了军级参谋长,表现出不凡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赢得了同辈和晚辈的广泛尊敬。 在日本留学归来后,王陵基不仅积极参与四川的军事教育工作,还以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影响了一代四川军人。当时的军政新星刘湘和杨森,都曾是他的学生,对他尊称“老师”,显示了他在当地的深厚影响力。 随着年纪增长,王陵基的政治地位也水涨船高。三十岁时,他被任命为重庆镇守使,标志着其在军政界的显赫地位。 在那个时代,四川虽处于相对的政治稳定中,却也孕育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四川在抗战期间的军事和粮食贡献,足以证明王陵基领导下的四川在全国的重要地位。 然而,王陵基的生活中也不乏波折。一次,他在上海结束公务后,计划前往当地知名的“长三堂子”寻欢。他特意选择了这家青楼是因为被皓月的美名所吸引。不料,皓月当天已有陪客,王陵基却因其地位高傲,强行要求老鸨调换陪伴。 事情的转折出现在被调离的客人正是蒋介石。尽管身份和地位相差悬殊,年轻的蒋介石无法容忍此事,导致两人在青楼内部发生激烈的冲突。王陵基的强势表现,最终以对蒋介石的肢体和言语侮辱告终,这一事件后来成为两人间的一段佳话。 此后,王陵基的命运似乎也受到了这次冲突的影响。随着北洋政府的衰落,曾一度依附于北洋政府的王陵基也经历了政治地位的急剧下降。与此同时,蒋介石成为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和军事委员会主席,掌握了国民党的最高权力。 失势后的王陵基虽然一度处于劣势,但其在四川的深厚影响力为他赢得了重新集结力量的机会。他返回四川,向其昔日的学生刘湘投靠,开始重新整合四川地区的军阀力量。 在王陵基的帮助下,刘湘的势力迅速壮大,最终在四川统一了地方势力,王陵基因此得以确保自己的安全。 然而,好景不长,1938年刘湘病逝,四川军阀的力量再次发生动荡。在这一背景下,王陵基与王缵绪两人成为了继承刘湘地位的主要竞争者。尽管两人力量相当,却都无法完全控制对方,形成了僵持局面。 此时,蒋介石向王陵基发出电报,邀请他出川参与抗日战争,并允许他带领一支军队离开四川。王缵绪也同意了这一安排,使得王陵基得以离开四川,加入全国性的抗日斗争。 在抗日战场上,王陵基表现出色。他指挥的72军在多场战斗中取得显著成就,尤其是在上高会战中,他们运用灵活的战术,成功击退了日军的多次攻势,杀敌数千。王陵基对待部下也极为关心,为阵亡的士兵建立忠烈祠,以纪念他们的牺牲。 然而,王陵基的历史也有不光彩的一面。在北洋军队期间,他曾指挥部队在重庆镇压民众游行,造成了重大伤亡,这一事件后来被称为“三三一”惨案。解放战争期间,他再次显现其保守的一面,坚持反对解放军,结果在淮海战役中战败,试图伪装逃亡未果。 1950年,王陵基被解放军逮捕,关押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成为被俘虏的最高军衔战犯之一。在监狱中,王陵基的精神状态明显下降。他日渐衰老,经历了过往生涯的高低起伏后,他的生活能力开始受到严重影响,甚至连最基本的个人护理也难以自理。 这样的情况下,他的狱友杜聿明,看在过去彼此之间的尊重和敬仰,主动帮助王陵基进行日常生活的照料,包括为他刮胡子等细致入微的关怀。 杜聿明的关照及鼓励成为王陵基在监狱生活中的一束光。在杜的影响下,王陵基逐渐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一生和当下的处境,慢慢地接受了现实,开始反思过往的选择和行动。这一转变也被管理所的工作人员所察觉,他们对王陵基的态度和表现进行了持续的观察。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陵基的表现得到了认可,加之他曾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组织上决定给予他机会。1964年,在一次由中央政府颁布的特赦中,王陵基被赦免,并以一个普通公民的身份重新融入社会。 重获自由后,王陵基尽管恢复了行动的自由,但他的健康已大不如前。监狱生活中积累的种种病痛最终演变为一场严重的疾病。不幸的是,王陵基在出狱后不久就病重身亡。
在功德林监狱里,王陵基军衔最高,是上将;年龄也最大,有70多岁了。他年岁已高,加
云生说漫
2025-01-23 09:41:00
0
阅读: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