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钱买命?”湖南一村主任开车撞死邻村村官,家人赔偿650万元,从死刑改为了15年有期徒刑。 2024年1月25日,随着案件得到审判,这起轰动一时的“村主任撞死村主任”的案件终于落下帷幕。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原本在一审被判死刑的陈旭在重审中,却被改判15年有期徒刑。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又是否真的与那650万元的赔偿金有关呢? 事情还要从2019年9月16日说起,59岁的醴陵市华埠村村主任刘波来到了邻村,就两村之间一直存在的土地置换问题与对方村干部进行调解。 当时与他进行碰面的正是陈旭的父亲陈友平。 地置换的问题一直是村子里比较复杂的问题之一,这涉及到两村数位村民的切身利益。 因此作为各自村子代表的陈友平和刘波都不愿主动让步,一时间调解陷入了僵局,两人之间甚至还爆发了一些口角冲突。 不过在农村商量事情的时候有一些冲突还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刘波和陈友平之间也并没有矛盾升级,在互相拌了几句嘴之后,两人便不欢而散了。 故事发展到这里原本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目睹陈友平和刘波拌嘴的一个人,却将电话拨给了陈友平的儿子陈旭。 在这通改变了两个家庭命运的电话中,陈旭没有注意到其他的信息,只听到一句“你爸被打了,你快回来吧”。 正是这句话,使得陈旭被愤怒冲昏了头脑,最终酿成了悲剧。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调解原本应该由陈旭与刘波沟通,陈旭临时有事,才让父亲代替自己,因此在得知父亲被打的消息后,陈旭显得格外愤怒。 带着满腔愤怒的陈旭赶回村子时,看到的就是正靠着戏台不远处一辆白色汽车抽烟的刘波。 他怒从心来,竟然驾驶汽车加速撞向了那台白色小汽车,几分钟后,受到巨大冲击力的刘波从十米高的戏台城墙上坠落,当场便失去了生命体征。 2021年7月12日,法院审理了此次案件。 在庭审过程中,法院否定了陈旭辩护律师提到的“陈旭遭到了公安机关的威逼利诱”的说法,并否认了“陈旭在情急之下将油门误当成刹车”这样的说法,最终陈旭以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 一审宣判之后,陈旭很快便提起了上诉。而陈友平眼看儿子有很大的可能被判处死刑,一次又一次地找到了受害人的女儿刘薇,希望获得她的谅解书进而为儿子减轻刑罚。 在碰壁无数次之后,依靠着650万元的谅解费,刘薇终于同意为陈旭出具谅解书。 有了被害人家属出具的谅解书,再加上陈友平为儿子请的顶尖辩护律师,株洲市中院重新审理了这个案件。 这次的审理过程中,两个细节成为陈旭从死刑改判15年最重要的宣判依据。 首先就是陈旭撞向刘波时的主要动机,法院对他们两人的人际关系进行了仔细的梳理,发现两人在案发之前并没有任何不可调和的矛盾以及利益冲突。 也就是说,陈旭对被害人并没有“谋划已久”的作案故意。 除此之外,陈旭在致使被害人死亡的过程中,并没有直接撞向被害人,而是通过撞到被害人所倚靠的汽车,从而产生冲击力进而再撞飞被害人从而导致其死亡。 通过对这个行动轨迹进行分析,法官也更加倾向于陈旭并没有主观上杀害刘波的故意。 综上所述,在法院看来,陈旭的罪名并不符合故意杀人罪的相关认定,而是应该将其认定为故意伤害罪。 结合被害人家属已经为陈旭出具了谅解书,2024年1月25日,株洲中院对该案件进行了重审,判处陈旭15年的有期徒刑,并将涉案的白色轿车上缴国库。 这个判决很快便掀起了轩然大波,不少不明真相的群众对于两次审判的巨大差异产生了质疑。 更有人在了解到陈旭家属曾支付650万元的天价和解费之后,质疑陈旭之所以能够拿出这么一大笔钱一定是参与了贪污受贿,那么这个案件的判决也必将有失公允。 对于民众的这些质疑,只要对事情真相稍作了解就会发现这些质疑是站不稳脚跟的。 首先陈旭虽然只是一个小小村子的村主任,工资微薄,但他的家庭有着从商的背景,多年的商业累积之下能够拿出这些钱也不足为奇。 其次这个案件引发了巨大的关注,法院在审理时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合法合规的,并不存在徇私枉法的行为。 而两次审判的结果存在差异,主要原因就是重新审判时考虑到了更多的细节,以及家属出具了谅解书,这些都会对量刑标准起到重要的影响。
“拿钱买命?”湖南一村主任开车撞死邻村村官,家人赔偿650万元,从死刑改为了15
我天哥
2025-01-23 00:04:06
0
阅读: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