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本书,第一次读是在2020年,那时我“不识好人心”,觉得只是一本鸡汤类书籍,

青烟好啊 2025-01-21 23:29:28

有一本书,第一次读是在2020年,那时我“不识好人心”,觉得只是一本鸡汤类书籍,但最近我又翻出来再看一遍,才发现书中句句都是真理,道尽为人处世的技巧。 这本书就是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读懂它,并且实践其中的建议,会令你事半功倍。 比如和人打交道时,如果你懂得一些人际关系技巧,明白到人们渴望重视,渴望认同和渴望真诚的赞美这些人性以后,将大大提高你解决问题能力。 比如做销售,他们总喜欢滔滔不绝地推销产品,讲述产品如何好,却收效甚微。殊不知,只要比别人更懂得人性,懂得循循善诱,懂得倾听别人的需求,这才是成交的秘籍。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人,很懂得察言观色,处理事情游刃有余,那可能仅仅是因为他掌握了人性的弱点。 书中的这3句话,深入地剖析了人性中的弱点,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性,学习待人接物之道。 1、百分之九十九的情况下,不管犯下多严重的错误,人们都不会责备自己。 轰动一时的杀人案,劳荣枝背负七条人命被执行死刑,在我们看来,都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没人冤枉她,可她却否认罪行,甚至在一审宣判后当庭表示上诉。 可见,不管犯下多大的错,他们都会试图给自己找借口,不管那些理由是否站得住脚,他们都坚信自己没做错。 大到犯罪,小到犯一些小错误,人们都会本能地否认错误。 有一次,公司的保安因为看手机而与别人起争执,但保安却不认为自己有错,还说自己没看手机,哪怕给他回看监控,他都不承认自己做错了。 想想看,这些例子在身边比比皆是,这就是人性。下一次,当指责的话语要脱口而出的时候,我们就得学会闭嘴,因为即便是他的错,他也不会承认,更为与你争辩,让你生闷气。 换位思考一下,我们也未必能坦然承认错误,既然如此,又何必与他人费口舌之争。 2、人性的根源深处,强烈渴求着他人的欣赏。 你有没发现,别人的一句日常赞美,就会让我们心花怒放。 有一次同事对我说,怎么没见你几天,发现你变漂亮了。那天,我的心情一整天都是愉悦的。 其实,我是不是真的变漂亮,难道自己不知道吗!可是,人都是喜欢听好听的话,内心深处都是渴求得到重视,渴求赞美。 就连名人也渴求得到他人的重视。维克多 雨果的最大心愿是巴黎为了纪念他而改名;边呼风唤雨的莎士比亚,都曾试图为他的家族争取一枚盾徽以光宗耀祖。 卡耐基在书中说:“我们像渴求食物一样渴求被认同。” 既然人们如此渴望他人的认同和赞美,如果你我都能记住这一人际交往原则,相信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莫大的帮助。 3、有狗拦路的时候,最好给它让道,而不要为了争路被它反咬一口;若是被咬了,即使杀了它,你的伤口也不会马上愈合。 赢得争论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避免争论。 有一天,作者出席一个宴会,晚餐时,旁边的一位男士讲了一个幽默故事,还说了一句名言,是出自《圣经》。作者却记得,那一句名言并非出自《圣经》,于是跟那位男士争论一番。 这时,另一位朋友偷偷踢了作者一脚,说:是你错了,这位先生是对的。这句话引自《圣经》。 晚上回家路上,作者百思不得其解,问朋友原因。 朋友说:“为什么一定要分个胜负呢?这样会让他对你有好印象吗?为什么就不能给他留点面子呢?人家又没有问你的意见——他根本不需要你意见。你又何必一定要和他争?别总是自己往枪口上撞。” 看完这一席话,不知道大家有没一些共鸣,又或者得到一些启发。 无论是工作,还是日常生活,争论非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加深问题的矛盾,因为你无法改变他人的想法。 林肯曾因下属之产一次激烈的争吵而批评一位年轻军官:“有远大志向的人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无益的争执上。” 有些争论是无果的,与其费时间去争,不如求同存异,让心理平衡一些。 沃伦 巴菲特说:“你越早读卡耐基的作品,你的人生就越早获得启发。” 因为对人性了解的越多,你就少吃一点亏,更重要的是,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分享阅读感悟我在岛屿读书

0 阅读:0
青烟好啊

青烟好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