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10式主战坦克:陆军装备的新变革
实事大家谈
2025-01-21 14:28:49
在全球军事装备不断更新换代的浪潮中,日本陆上自卫队的装备发展也备受关注。从 1990 年列装 90 式主战坦克后,日本虽长期未推出新型坦克,但在技术积累与经验总结方面持续发力。终于,经过多年努力,耗费巨资研发的 10 式主战坦克应运而生,为日本陆军装备带来了新的变革。
10 式主战坦克于 2008 年公开展示,2009 年正式定名。其设计独具一格,战斗全重 44 吨,乘员 3 人,结构紧凑。相比 90 式坦克,重量更轻,长度和宽度更短,在快速机动部署上优势显著。它采用了诸多轻量化措施,如减少备弹量、缩小尾舱结构等,基本型重量约 35 吨,远低于其他国家的第三代主战坦克。
在防护性能上,10 式坦克采用更轻型的复合装甲,摒弃了 90 式的内装式装甲,改为可快速拆卸的外装式模块化复合装甲,符合装甲模块化发展趋势。通过加装复合装甲,战斗全重最大可达 48 吨,大大提升了整车防护能力。其炮塔正面和两侧加挂模块式附加复合装甲,侧裙板延伸,增强了城市作战的侧面防护 。
机动性能方面,10 式坦克配备新型水冷四冲程、V 型 8 缸、涡轮增压柴油机,功率达 1200 马力,动力强劲,公路最大速度可达 70 千米 / 小时。全液气悬挂系统配合主动悬挂分系统,使车体在运动中保持平稳,提高了通过困难路面的能力和射击精度。
火力性能同样出色,继承了 90 式坦克的 44 倍口径 120 毫米滑膛炮,并进行了优化,辅助武器配置合理,且配备了先进的尾舱式自动装弹机,射速大幅提升。火控系统在 90 式的基础上改进,采用非穿透式设计,观瞄系统更为先进。
值得一提的是,10 式坦克的信息化作战能力堪称亮点。车上搭载 C4I 系统,增加互动操作模块,实现各兵种、各决策部门信息共享。先进的人机界面、车际通信系统,使其信息传输速度和容量优于美国 M1A2SEP “艾布拉姆斯” 坦克的车载信息系统,能有效协同作战,应对多种威胁。
尽管 10 式坦克较 90 式有诸多改进,性能先进,但距离四代坦克的标准仍有差距,可称之为 “三代半坦克”。不过,它无疑已成为 21 世纪日本陆上自卫队的核心作战力量,其发展动向值得持续关注,也为其他国家的陆军装备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