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日本和中国的关系,最近好得蜜里调油。 作为一个四处看展的资深观众,发现博物馆外交,是外交关系的一个延伸和具象化。 因为和某个国家交好,所以互换展品,文物出差到对方国家,进行友好访问。 远的,比如,仍在中国流浪的叙利亚国宝,正在新疆出差的伊朗文物。这些异国珍宝的到来,都意味着国家层面有大合作的时候。 同理,这次中日友好交流的第一位出差的展品《伏生授经图》,相传是唐朝王维的真迹,现藏于大阪市立美术馆。 今年9月份它到故宫博物院午门大展《大道之行》站C位的,展出时间仅仅一个月。 这次到日本想要再去大阪市立美术馆看看这幅画,可惜市立美术馆正在装修,无法登门回访。 有幸的是,来而不往非礼也,有一批上海博物馆的精品瓷器,正在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展出。展览名称,就叫《中国陶瓷·至宝的竞艳》。 中国,日本,韩国的国宝级瓷器在这个展览上争奇斗艳。 通过这个展览,可以清晰地看出制瓷工艺,是如何从中国传到韩国和日本的。又怎么在日本发展出本地特色。 几乎是16世纪末一瞬间,日本瓷器从稚童游戏之作,变成了可以惊艳西洋的畅销品。 历史原因不辩自明,就是那场在中国明史上的万历三大征,在韩国历史上的鸣梁海之战,在日本历史上的陶工之战。 这场持续近十年的战争,日本虽以失败告终,但从韩国虏获了大量陶工。这些陶工,为日本创建了陶瓷业。并开启了如柿右卫门,伊万里瓷,这些外销瓷的高潮。甚至一度,在明朝覆灭时,日本完全抢占了中国原本的陶瓷出口生意。 隔着展柜的玻璃窗,看着这些默默无言,华彩熠熠的瓷器,他们身上流淌的那段历史让人唏嘘。
发现日本和中国的关系,最近好得蜜里调油。 作为一个四处看展的资深观众,发现博物
乐牛看娱乐
2025-01-21 08:40:0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