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1月26日夜,黄维将12兵团的军、师长全部叫来,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决

酒馆茶色 2025-01-19 23:55:37

1948年11月26日夜,黄维将12兵团的军、师长全部叫来,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决定使用四个主力师,由双堆集正南和东南方向突围,与蚌埠的李延年兵团会合。 11月27日晨,12兵团第85军(军长吴绍周)110师在左,第10军(军长覃道善)18师在中,第18军(军长杨伯涛)11师在右,三个师齐头并进,开始突围。让黄维没有想到的是,85军的110师师长廖运周正在酝酿阵前起义。 110师的前身是冯玉祥的西北军第2师,1938年,该师残部和豫北师管区的部队及东北军的骑兵旅合并为第110师。1942年,廖运周(1927年入党)接任了这个师的师长职务。 1948年11月上旬,第85军要编入第12兵团增援徐州,廖运周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第85军原是汤恩伯系统的主力,在后来编入华中“剿总”序列,“剿总”总司令白崇禧对第85军军长吴绍周很信任,计划让这个军防守汉口的大门,让第18军、14军、10军作为外线机动兵力,把桂系主力控制于内线策应。 白崇禧很清楚,第12兵团成立后,司令官黄维是蒋介石的黄埔一期嫡系,所以,白崇禧不愿让第85军编入黄维12兵团序列。吴绍周也不愿意脱离华中“剿总”的系统。所以,黄维刚刚接任第12兵团司令官,吴绍周就称病回武昌休养,直到兵团从徐州出发前夕,才勉强回军。 吴绍周曾哀叹说:“人到弯腰处,不得不低头。”第12兵团第一梯队在11月上旬就已经从确山出发了,而第85军还在随县等待交防,在黄维连电催促之下,吴绍周才率部动身。可当第85军赶到阜阳的前一天,白崇禧又向第85军发来了电报,让85军暂停待命。当时,110师是85军的后卫,廖运周担心吴绍周见到电报后又要变卦,于是就把这封电报压了下来。 一路上,第85军走走停停,行动迟缓。部队在阜阳休息了一天,吴绍周召集会议,研究如何应付白崇禧又不得罪黄维的办法,分析了当时的形势。第85军也确实面临一些困难:部队带的粮食快吃光了,计划在阜阳、太和县征补粮食;黄维在阜阳渡沙河时架起了便桥,但他带部队过河后又没有留兵守护,等85军到了,桥已被当地游击队给拆了,还要重新架桥。 吴绍周等85军的将领已经从收音机中得到了一些战场最新情况,知道了黄百韬兵团已被包围,宿县被解放军占领等消息。面对这种局面,吴绍周显得垂头丧气,只好再向黄维请示。黄维回电同意第85军在阜阳待命,并说12兵团主力正在蒙城调整部署。可是第二天,黄维又急急电令第85军兼程前进,到蒙城补给。吴绍周不敢抗命,只好让第85军兵分两路,赶往蒙城,随后又渡河跟进。吴绍周就这样把部队拉到了淮海前线。 这次行动,在第110师内部也有很大阻力。白崇禧打算把这个师留在华中,师里的很多官兵对这次行动也有埋怨情绪。有的军官说:“这支部队现在听黄维的,白崇禧的话也不灵了。” 对此廖运周很焦急,因为如果110师不去前线,那么就无法发动起义。于是在11月7日,廖运周召集110师的地下党紧急开会,在会议上大家一致认为从各个方面考虑,趁这次“增援”徐州的“最有利时机”,一定要把部队带出去。会后,廖运周对官兵的生活进行了妥善的安排。决定发给军官家属三个月的大米和薪金;允许大家出发前到广水、汉口探亲一次,这些举措逐步稳定了官兵的情绪。 11月24日深夜,吴绍周从12兵团部开会回来后,面带难色,对黄子华(23师师长)和廖运周说:“情况很糟糕,共军有纵深配备正向我军两侧迂回。我军将被包围,必须向固镇转移、靠拢,只怕蒋总统不答应呀!我们是进退两难,真是难啊!不过,现在黄维还是下了转移的决心。” 接着,吴绍周指着地图说:“我85军的主力放在南坪集附近,占领阵地,向西北方面警戒,掩护第18军和第10军的转移;待两军通过后,我军就经罗集向固镇以西地区集结;第14军沿举河南崖占领阵地,向北警戒,掩护兵团转移;第10军迅速脱离,沿举河南岸,依靠第85军掩护,向固镇以西前进。第18军脱离后,经双堆集向固镇西湖沟集前进,兵团司令部在第18军后跟进。” 最后,吴绍周通知廖运周说:“110师暂归黄维司令直接指挥,明日向湖沟集方向搜索前进。 听了吴绍周的话,廖运周心里既高兴又着急。高兴的是解放军已经把黄维兵团包围了,着急的是解放军自动放弃南坪集以诱12兵团深入的企图被黄维察觉了,如果解放军不能迅速出击合围,就有让黄维逃脱的危险。 回到师部后,廖运周马上叫来师里的地下党员李俊成、廖宜民、张士瑞等人进行研究,商议后派张士瑞把黄维兵团的转移计划送出,并向上级请示下一步的任务。同时,廖运周又发电报给在汉口留守处的徐仁,让他迅速在留守处安排相应的措施。 张士瑞的计划送出后,上级很快发来回复,让廖运周找准时机,在战场上举行起义,粉碎黄维兵团的突围企图。

0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