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中国有些人把早恋看做一种错误? 因为太卷了。 假设你是一位班主任,奉行

德仕与生活 2025-01-19 14:39:03

为什么在中国有些人把早恋看做一种错误? 因为太卷了。 假设你是一位班主任,奉行“快乐教育”的宗旨,上午跟孩子们讲庄周梦蝶,下午跟孩子们描述柏拉图的理想国,在你的思维深度下,孩子们快乐且充实。 但是家长会到学校抽你:“快乐有什么用,我孩子一模成绩没过本科线。” 这段吐槽来自于某位咨询者的分享,她高中时试图跟语文老师请教西方哲学史,老师的回复简明有力:我不懂,你也不用懂,这个不考。 在中国,一切的一切要为“高考”让路, 别说恋爱了,就算是体育锻炼这种绝对正向的事,也得让路,体育课被数学老师偷走的剧情每个人都经历过吧。 为什么高考这么重要?是因为在中国,蓝领不管是薪资待遇,还是社会地位都不高。 之前看过一个经济学家发言,说大学教育太饱和,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应该降降温,多鼓励职业教育。 结果下面的评论都是“希望你的孩子以后都当蓝领。” 因为“当蓝领”等于吃苦,做汽车维修就是不如坐办公室体面,所以即便年少悸动,也需要疯狂压抑本性,把情窦初开定义为“早恋”。 为什么薪资待遇这么重要,你可能会说“废话,这还用说?”,但其实真的可以说一说。 前一阵子国足输越南,被球迷痛骂,但实际中国体育环境的确不好,职业球员少之又少。 假设你儿子擅长踢球,你找了个专业的人评估,他说还行虽然踢不了职业比赛,但是考个体校以后当个教练还是可以的,虽然他文化课也还不错,但孩子喜欢最重要,应该鼓励他。 你肯定说:那怎么行,我孩子文化课能考211,要是踢球能踢到国足出名赚钱还行,就当个小学体育老师有什么出息。 这里面有个价值观的判断,到底什么是“成功的人生”, 答案A:出人头地,赚好多好多钱让好多好多人直到。 答案B: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 虽然很多鸡汤告诉你人生应该选B,但无数的事实会告诉你目前还是A。 当春节你开着五菱宏光回村,被村口的大爷指指点点,而隔壁二猪家开着崭新的保时捷回来,村口簇拥着崇拜者,二猪的父亲满面红光。 就算你在做你喜欢的职业,你也知道二猪就是做直播装疯卖傻的,在这一刻你也很难鉴定自己过的是“成功的人生”。 周围人的态度,社会的评价,足以左右你内心的判断。 或许我们会到那一天,只要一个人实现了自我满足,实现了自己想做的,充分实现自己的内心,就是“成功的一生”。 但可能还要一段时间,因为钱包和仕途,依然是老一辈人构建的评价体系,在这个评价体系中,一波又一波年轻人放弃诗与远方,放弃兴趣爱好,甚至放弃爱恋的人去选择实用的婚姻,匆匆忙忙被赶到社会的框定的参照系统去“奋斗”。 上一次看书很感动,是读以赛亚.柏林的《浪漫主义的根源》,浪漫主义的诞生是对本质论的反抗和挑战。 从此以后,人们开始明白,个体的价值不存在唯一答案,也不是一个实体,不再有一个“终将要实现的目标”去框定每个人的内心。 从此以后,公权力和社会评价只关乎秩序和安全,不再涉足人的价值判断,包括生活方式,性取向。 从此以后,人们开始慢慢接受,幸福这件事,不需要靠他人判断。 我们还需要时间,或许是10年,或许是20年,但那一天一定到来,我们不再因为一个人的钱包,而定义他的人生。 希望当90后00后生儿育女,孩子长大后,跑到你面前跟你讲:妈妈我喜欢上一个姑娘,爸爸我以后想当一个诗人。 希望那时候我们能有勇气和信心,给孩子一个拥抱,而不是问他作业做没做完。

0 阅读:79
德仕与生活

德仕与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