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考古博物馆之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2) 小巧的铜牌饰好像一只精致的手机壳,色泽明亮,纹路清晰,镶嵌的绿松石经过了3000多年依然无一松动脱落。 在此之前史学界一直认为我国成熟的镶嵌工艺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它的发现将我国的镶嵌工艺出现的时间提前了两千年,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于烈火中范铸的贵金属-青铜,再配以镶嵌本土崇尚的玉石-绿松石,金玉共振的局面开启了东亚的青铜时代。 绿松石片打磨成山字形、钩形、梯形、长条形、圆形,拼接出奇异的造型,依稀能辨识出触角、鼻子、眼睛。以绿松石为衬托的兽面图案十分醒目,刚劲、张扬、充溢着穿透挣脱的力量;图案高度抽象,富有张力,具有视觉的压迫感,幽绿的光泽氤氲着神秘、深远的气象。 其形制似盾牌,有学者认为铜牌饰为宗教仪式器物或护身符,二里头遗址发现有绿松石作坊和中国最早的铸铜作坊。它的制作方式是青铜铸造成外轮廓和兽面纹,然后再粘嵌绿松石,这种类型的铜牌饰主要流行于夏代,以镶嵌绿松石为最大特征,二里头遗址一共出土了三块,弥足珍贵!
二刷考古博物馆之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2) 小巧的铜牌饰好像一只精致的手机壳,色
乐乐旅途点滴
2025-01-19 11:46:2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