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任何一个大中城市,随便找一个方向开几十公里。
就知道“智能驾驶”还有很大一段路要走!
就会知道从L2-->L3有一个天然的鸿沟。
就会知道短时间内在法律法规层面上推动L3是一个非常难的事情。
我们看到的大部分讨论都过于乐观,对“城区NOA”的期待过于积极。
很多人不愿意承认的是“城区NOA”进步如此明显,意义在哪里呢?短期内,多数还是确立“谁是第一梯队”,只在城市里(还得是大型城市或者是新建的城市)有一些意义,在更广泛的地方实际落地的意义没有那么大。
所谓的“全国都能开”“有路就能开”,能代表什么,车企、博主心里都清楚。这种说法,有很强的误导性质,“智能驾驶辅助”的重点是辅助。
从2024年年中以来,“科技平权”“智驾平权”开始响亮了起来,这个短时间内还是会有不少问题的。
从能用-->好用-->多数人愿意用,差别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