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颜文斌少将登台讲话,动员:“挥舞镰刀大干。”18团机械科女科长公开反对,讲:“这样做不符合生产实际,不能执行。” 1970年秋,沐浴在金色阳光下的黑龙江大地迎来了丰收的喜悦。遍地金黄的麦浪在微风中起伏,一望无际的田野上,农作物沉甸甸的穗头昭示着大地的富饶。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将士们尽情享受着丰收的喜悦,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换来了大地的馈赠。 台上,副司令颜文斌少将神情激昂,他高举右拳,振臂高呼:"同志们,丰收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准备好手中的镰刀,投入到大干快上中去!用我们的双手,去收获祖国母亲的又一次馈赠!" 就在此时,18团机械科的女科长站了起来,她环视了一下四周,目光坚定而又略带忧虑。她深吸一口气,鼓足勇气说道:"领导,我有一事相告。我认为,光靠人力去挥舞镰刀,是不符合当前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的。我们引进了先进的农业机械,完全可以利用收割机来提高效率。人力只需在地头进行简单的收尾工作就足够了。" 女科长的一番话,如一记重磅炸弹在会场引爆。台下哗然一片,窃窃私语声此起彼伏。有人惊讶于她的勇气,有人钦佩她的见地,也有人为她捏了一把汗。王团长更是脸色煞白,他担心女科长的直言进谏会招致上级的责难。他连忙向颜副司令投去恳求的目光,盼望他能给台阶下。 然而,颜副司令却陷入了沉默。他紧锁着眉头,似乎在思考女科长话语中的含义。半晌,他才缓缓开口,语气平静而不失威严:"我们先暂且休会,这个问题,容我再考虑考虑。" 颜文斌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他的经历贯穿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多个重要历史阶段。他的名字虽然不像一些著名将领那样家喻户晓,但他用坚韧的精神、不懈的奋斗,以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书写了一段非凡的人生篇章。 土地革命时期,颜文斌在年轻时便加入了革命队伍,担任红六军团第十七师排长以及第五十一团连副指导员。这是他革命生涯的起点。在艰难的斗争环境中,他展现出了过人的胆识与坚韧。他参与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这一壮举不仅是一次军事转移,更是一场精神和意志的淬炼。长征途中,他作为一名基层指挥员,不仅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敌人的围追堵截,还要时刻激励战士们保持斗志。他在战斗中的表现和领导能力,为他后来的军事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抗日战争爆发后,颜文斌转入八路军,继续为民族解放事业而战。他在120师359旅担任连副指导员,随后调任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七大队连长和特务团营长。在这一时期,颜文斌所在部队的主要任务是开展游击战和对敌破袭活动。他以敏锐的战术头脑和果敢的决策能力,带领部队多次粉碎日军的“扫荡”,并在敌后根据地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深知,抗日战争不仅仅是一场军队与军队之间的较量,更是一场群众基础的争夺战。因此,他不仅善于指挥战斗,还注重发动群众,用行动赢得了百姓的支持与信任。 解放战争时期,颜文斌的军事才干得到了进一步展现。他先后担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二十四旅七十团副团长、第五师十五团团长,以及东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团长。在这一时期,他带领部队参加了许多决定性战役,包括四平保卫战、辽沈战役等。他在战场上表现出的冷静与果断,使他成为一名出色的战术指挥员。在辽沈战役中,他带领部队攻坚克难,多次突破敌军防线,为东北地区的全面解放作出了突出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颜文斌投身于保卫祖国和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他先后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师长、师长,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在朝鲜战场上,他不仅与部队一起经受了严酷的战火洗礼,还带领部队完成了许多艰巨的任务。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他坚持用刚毅的精神与科学的指挥带领部队取得胜利。他荣获朝鲜一级自由独立勋章,这是对他在抗美援朝中卓越表现的高度肯定。 回国后,颜文斌继续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不同岗位上发光发热,担任过副军长、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副司令员、旅大警备区副司令员等职务。他在军队中的管理和建设工作中体现出了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尤其是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他以极大的热忱投身到边疆开发和经济建设中。作为一名从战争年代走来的将领,他并未因战争的结束而停下脚步,而是继续以自己的方式为国家的建设事业贡献力量。 1964年,颜文斌被授予少将军衔,同时获得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功绩的肯定,更是对他为党和国家事业无私奉献的褒奖。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土地革命时期的普通指挥员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核心力量,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军事建设者,他始终以坚定的信仰和出色的能力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
1970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颜文斌少将登台讲话,动员:“挥舞镰刀大干。”
瀚霖学史吖
2025-01-18 18:28:45
0
阅读: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