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春,杨勇上将正在石家庄和平医院休养,1个包裹严实的人推门而入,掏烟讲:“首长,他们借着做手术的机会,准备暗害您,您必须赶快返京去。”杨勇上将问:“你是谁?”该人敬礼回答:“您的老部下。” 1971年初春,战功赫赫的北京军区司令杨勇上将,因公在河北石家庄和平医院休养。他此次入院,是由于在河北农场蹲点时不慎摔伤了右脚。杨上将为人正直不阿,坦荡磊落,因而也颇得罪了一些居心叵测之人。 杨上将在医院里使用化名"王长树",身边布置了严密的"保护"网。他左脚未愈,整日卧床静养。然而有一天,一个神秘的身影闯入了他的病房。 那人全身裹得严严实实,宛如电影里的特务。他悄无声息地溜到杨上将床前,言语间透着紧张:"首长,医院里的人员最近换了不少,一些陌生面孔总在附近徘徊,气氛很不对劲啊。" 来人从怀中掏出香烟,双手奉上,神情肃然地说:"首长,他们图谋不轨啊!打算趁您做手术时下毒手,您可千万不能应允啊。" 杨上将定睛打量,面前这人虽然装扮怪异,但言语间流露出的关切之情却是真切的。他问道:"你到底是谁?为何对我的安危如此挂怀?" 那人立正敬礼,语气诚恳地回答:"首长,我姓张,是您的老部下。当年在红军时,您是我的团政委,曾多次在艰难时刻照拂我。如今虽身在不同岗位,但您于我有再造之恩,我绝不能眼睁睁看您遭此劫难!" 原来这位神秘人物,竟是杨上将昔日的战友。 回想起当年,杨上将不由得唏嘘不已。他在河北农场蹲点时,也曾想起自己20多年前率部血战邯郸的岁月。昔日戎马倥偬,如今却只能与农场职工为伍,生活天翻地覆,令人感慨万千。 抗日战争的烽火燃遍华夏大地,英雄辈出,杨勇便是其中一位卓越的军事指挥官。战争爆发后,杨勇被任命为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6团的副团长,随后兼任团长及政治委员。这一时期,他率领部队积极投身于平型关、午城井沟等重要战役,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抗战信念。在汾离公路伏击战中,杨勇指挥得当,成功歼灭了大量敌军,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士气。 1939年春,杨勇带领第115师东进支队从晋西挺进鲁西,抵达战略要地后迅速展开战斗。在首战樊坝之役中,凭借精妙的战术布局和顽强的战斗精神,686团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一战不仅巩固了部队的战斗力,更为开辟鲁西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杨勇深知,根据地的稳固对整个抗战局势的影响重大,因此他全力以赴,组织建设,积极发展游击战和群众工作,确保根据地的繁荣和安全。 随着战争的深入,杨勇的领导才能得到了进一步的认可。他先后担任第115师独立旅旅长兼政治委员、第343旅旅长兼鲁西军区副司令员、教导第3旅旅长以及鲁西军区司令员兼鲁西专署专员。在这些重要职务上,杨勇不仅精心指挥作战,还注重部队的政治建设和士兵的思想教育,确保部队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保持高度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1941年初,杨勇与政治委员苏振华共同指挥教导第3旅,采用围点打援的战术,有效地牵制和消耗了日伪军的力量。在潘溪渡战斗中,凭借灵活的战术和充分的情报准备,杨勇部队成功击败敌军,取得了重要胜利。随后的战斗中,杨勇再次展现出卓越的指挥能力,挫败了日伪军对鲁西区的多次“扫荡”行动,进一步巩固了鲁西抗日根据地的防御。 同年7月,杨勇被任命为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不久后前往延安,先后在军事学院和中共中央党校深造。这段时间的学习不仅丰富了杨勇的军事理论知识,也使他在战略战术上更加成熟,为后续的指挥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944年,杨勇再次担任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全面负责区域内的军事行动。他在指挥作战中,连续拔除日伪据点200多处,歼灭敌军上万,极大地削弱了日伪军的实力。同时,杨勇通过灵活的游击战术,将鲁西南的各个小块游击根据地有效地联结成一片,为整个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他的领导下,新建了一个专署和六个县政权,进一步加强了地方的抗日力量和组织建设。 1945年,杨勇指挥部队攻克南乐、东平、阳谷等多个县城,歼灭日军万余,极大地震慑了敌人。同年9月,晋鲁豫军区部队在他的领导下,连续反击,攻占长垣、汤阴等十多个县,展现了无与伦比的战斗力和战略眼光。11月,杨勇组建晋鲁豫军区第七纵队,担任司令员,积极投入肃清残余日伪据点的战斗。在短短四天内,连克巨野等三座城市,并乘胜攻下济宁市,歼灭伪军7000余人,为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纵观杨勇的军事生涯,他始终以坚定的信念和卓越的才能,带领部队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不断取得胜利。他不仅是一个出色的军事指挥官,更是一个具有人文关怀和战略眼光的领导者。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杨勇以身作则,激励着无数战士勇往直前,最终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