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最”能看清一个人,别不信

麦麦笔记 2025-01-18 16:31:11

现代人,几乎每个人手里都有微信。它早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仅是工作工具,还是社交的纽带。

01 对待朋友,永远“只会看不说话。 这个时代,微信上的朋友就像是一座庞大的朋友圈,大家都在晒自己的生活、心情、状态。 可是,偏偏有一种人,虽然加了无数的好友,但从不主动发个消息,也从不点个赞,甚至连“在看”都懒得点。 这样的微信行为,不言而喻,这人其实根本不关心你,只是把你当作自己社交圈里的一个摆设。 我有个朋友,和某个女生认识了好多年。 每次和他聊到这个女生,她总是说:“她加我微信也是默认状态,不发消息不点赞,不主动不积极。”这 让我想起:不在乎你的人,永远是那个连朋友圈都懒得刷的类型。 甚至这种人,根本没有心思去维系任何关系,所谓的“朋友”不过是一个标签而已。 换句话说,微信上对你冷漠无比的人,其实就是生活中会随便抛弃你的那种人。

02 朋友圈,越空越能看清心态。 如果你观察一个人的朋友圈,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 比如有些人,朋友圈满是自拍、旅游照、各种活动的炫耀——他们活得很高调,一直在制造话题,试图展示自己过得很幸福、很精彩; 而有些人,朋友圈里的东西几乎为空白。 有人觉得这两者是极端,殊不知,后者的“空白”反而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心态。 我有个邻居,平时微信上不怎么活跃,朋友圈几乎没有内容,除非有人找他,他才会回复几句。 这样的人,常给人一种“淡定”、“不争不抢”的感觉,仿佛与这个世界并无太多关系。 而,看看那些总是把自己生活中最炫酷的瞬间分享到朋友圈的人,背后隐藏的,往往是深深的孤独和自卑。 他们用朋友圈制造“完美”的假象,试图让自己显得高大上,给自己一个能安慰的假象。 这些人在虚拟世界活得精彩,在现实世界中却不一定能找到真正的安慰。

03 群聊,越活跃越能看清人品。 微信群,大家肯定都不陌生。 无论是工作群,还是朋友群,或者是兴趣小组,微信群总能反映出一个人多么真实的性格。 特别是在群聊中,一个人是怎样发言的,如何与他人互动,其实比他单独给你发的信息更能看清他的本质。 比如我认识的一位同事,他每天几乎不在工作群里发什么消息,唯一一次发言就是转发公司老板的公告。 其他时候,他只会默默在群里看,不会主动去帮忙,也不会给别人回应,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典型的“只进不出”的人。 相比之下,另一个同事,总是积极参与群聊,给出中肯的建议,关心大家的状态,甚至为别人解答问题。 在群里活跃的人,通常具有更强的责任心和团队意识。

0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