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年毛主席要撤走志愿军,金日成暗自欢喜,毛主席却神秘一笑。 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毛主席计划撤出位于朝鲜的志愿军战士,金日成表面上不情愿,但却暗中欢喜,很多人不理解为何会这样,其实这是毛主席“导演”的一场“好戏”。 50年代,一场抗美援朝让中朝两国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两国战士并肩作战,共同赶走了侵略者。 不过,3年的战争也让朝鲜变得千疮百孔,他们的耕地被破坏,基础设施被炸毁,无数人流离失所。 如果单靠朝鲜人自己的力量,他们也可以完成战后重建,但花费的时间可能是十几二十年。 这个时候,中国政府站了出来,志愿军战士们也站了出来,给朝鲜拨款,帮朝鲜人搞建设。 比如说平壤的大同江公路铁桥,想要修桥,必须要下潜到水底作业,实际上,战士们完全可以等天暖后再开工,但为了能早日通车,战士们没有等待,在寒冷的冬天就开始了工作,战士们得顶着冰冷的江水,硬是把桥给修好了,比计划的完工时间还要早一个月。 战时,“联合国军”在朝鲜埋设了大量地雷,为了不耽误耕种时期,志愿军战士在前面排雷,后面紧跟着是劳作的人。 那么问题来了,后来的毛主席为何又想要撤军呢? 志愿军撤离有两个好处,其一,大幅度减少中国的军费开支,缓解财政压力,同时,撤回国的战士也可以投入到国家建设中。 其二,志愿军在朝鲜搞建设的时候,美军也一直驻扎在韩国,这种对峙的局面是不利于缓解半岛局势的,因此,志愿军先行一步撤离,可以给“联合国军”施压舆论压力,迫使美军也撤离。 1957年底,毛主席就把这一想法告诉了金日成,并把撤军的时间定在了1958年。 其实,金日成得知这个消息后,心里头是很难受的,如果志愿军走了,美韩的部队要是趁机会发动偷袭,朝鲜恐怕顶不住啊。 同时,金日成也很理解毛主席的想法,因为志愿军的撤离可以逼迫“联合国军”的撤离,但如果说美军就是不撤该怎么办呢? 思前想后,金日成制定了一套方案,那就是向联合国写信,让双方部队撤出半岛获得联合国的支持,同时拉上苏联,让苏联替朝鲜“出头”,赶走“联合国军”。 就这样,撤军一事被提上了日程,不过,在撤离之前,我国还做了一件重要的事。 原来,为了防止志愿军走后美韩联军再搞事情,中央特意公开发表了一则声明,简单来说就是志愿军的撤离并不意味着对朝鲜不管不顾,假如日后朝鲜再遭袭击,中国不会袖手旁观。 当年2月份,周总理还特意访问了朝鲜,双方就撤军一事做了进一步研究,当时,我军在东北驻扎有4个军,撤军后准备增加到6个军,就是为了应对朝鲜的不时之需。 在志愿军临走之时,获得了朝鲜人民的热情欢送,有些人甚至激动到流泪,或许,双方再也见不到面了,但心里的那份友谊是不会被磨灭的。 志愿军的撤离对中朝来说都是好事,这不光稳固了金日成在朝鲜的地位,还为中国带来了更多劳动力,这些人对国家建设起到了关键作用。 随着一批又一批的志愿军战士离开,压力给到了“联合国军”这边,当时,也有不少国家顶不住压力,选择了离开,最后就只剩下了美国。 而对美国来说,时间拖得越久,对他们越不利,所遭受的舆论压力也越大,事实证明,让半岛局势紧张的不是别人,正是美国的霸权主义。
58年毛主席要撤走志愿军,金日成暗自欢喜,毛主席却神秘一笑。 上世纪50年代中后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本人
2025-01-17 16:18:14
0
阅读: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