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什么让美军在朝鲜被志愿军击溃了呢?是武器差距?还是情报差距?其实都不是,战后美军做总结,他们一致认为是“轻敌”,这是怎么回事呢? 上世纪50年代,我党的军队给美国人留下的印象就是“会打游击”,比方说革命斗争时,我党军队不论是兵力还是装备都要逊色于国军,想要取胜,必须得用“巧劲”,游击战是最适合我们的。 抗战时期也是一样,我军与日寇的装备差距更大,兵力素质也差着一个档,只能采取游击、近战和夜战的方式取胜。 中国军队的游击战出神入化,导致美军出现了一个误解,那就是我们只会打游击,不会别的战术。 所以,抗美援朝时,狂妄的麦克阿瑟根本看不起我们,认为中国的志愿军跟朝鲜的人民军都是“二流部队”,甚至都不是南朝鲜军的对手,根本没什么战斗力可言。 但1950年10月份,当志愿军出现在战场上时,一切都跟麦克阿瑟预测的不一样了,志愿军战士与南朝鲜军打了个照面,三下五除二就把对方给打趴下了。 另一边,志愿军又跟美军打了一场阻击战,在装备如此悬殊的情况下,结果如何呢? 或许是因为对志愿军的偏见太大,麦克阿瑟还是不愿意承认志愿军能打败美军,他坚定地认为,志愿军来朝鲜只不过是“走个过场”,要不了多久就会“打道回府”了,根本不会在朝鲜待太长时间。 基于这种认知,麦克阿瑟下令,让美军继续北上,一口气打到鸭绿江。 一开始,麦克阿瑟还真以为志愿军要全员回国了,因为美军在行军过程中看到了很多志愿军丢弃的武器,过程中遭遇志愿军的时候,志愿军通常也不恋战,打几枪就跑。 麦克阿瑟不知道的是,这其实是彭老总布置的战术,他早就料到麦克阿瑟会北上冒进,而我们正好趁着这个机会,让美军往套里钻。 路上的武器是志愿军故意丢下的,仓皇逃跑的模样也是志愿军故意表演给美军看的,等美军行进到特定位置后,我军来了一场“包饺子大战”。 隐蔽起来的志愿军向敌人发起了突然袭击,美军根本来不及反应,很快便败下阵来。 一直到这里,麦克阿瑟才反应过来,必须得重视起志愿军这个对手了,但一切都为时已晚了,因为轻敌,美军付出了昂贵的代价。 那么除了轻敌外,还有什么因素是致使美国战败的呢? 实际上,轻敌只是其中一部分原因,还有另外两点同样对胜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其一,战斗意志的差距,美军在朝鲜战场上不够有血性,当然,这里并不是说美军战斗力不强,实际上美军的单兵作战能力非常强悍,他们装备齐全,且纪律严明,二战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是呢,朝鲜战争不一样,美国赴朝作战是严重干涉他国内政的行为,对美军来说这是不正义的战争,美国大兵也不会拿出保家卫国的精神气去打,这就导致战斗意志不足。 志愿军不一样,他们的背后就是祖国,他们要是败了,中国东北将时刻面临美帝的威胁,唯有胜利,才能给祖国一个交代。 其二,中国的战术打法削弱了美军的装备优势,美国有世界第一的空军和海军,账面数据很唬人,但实际上用处不大。 因为我们多采取近战和夜战的打法,打近战的时候,美军的飞机大炮根本不敢放,毕竟那玩意杀伤范围大,容易误伤。 而夜战呢也是一样,容易分不清敌我,美军的坦克重炮也不敢用,这样一来,双方就回到了同一水平线上,而论单兵素质,志愿军可是丝毫不虚美军的,最后的结果也可想而知。
到底是什么让美军在朝鲜被志愿军击溃了呢?是武器差距?还是情报差距?其实都不是,战
底层史观吖
2025-01-17 15:37:06
0
阅读:45
无事叫真
美国人会个屁的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