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舟山基地司令李静少将接受隔离审查,由专案组穆组长负责调查他的所谓“罪行”。上面不断催促,要落实下去,穆组长却越查越不对。不久后,穆组长竟汇报:“李司令没有问题,请解除隔离审查。” 一封加急信送到了司令员的夫人手中。这封信来自她的丈夫,信中只有简单的一句话:“我已下定决定,死守岛屿3年,你和儿女放弃北京户口,马上来岛上。”面对信中的内容,她做出了一个艰难的选择——跟随丈夫上岛。这位司令员名叫李静,原名李景澧,河北文安人,自参加革命后改名为李静。 李静的革命生涯始于抗日战争时期。在1937年,当日本侵略者踏入中国的国土时,年仅19岁的他毫不犹豫地组织起抗日救国军,投身到保家卫国的战火中。一年后,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的战斗足迹遍布冀中地区、冀鲁豫地区。 参与了抗战中的多个重要战役,包括保南战役和清风店战役。在新中国成立前的解放战争时期,他再接再厉,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指挥能力。朝鲜战争期间,他更是以出色的战斗表现参与了1951年的阵地防御战和1953年的夏季进攻战役,为国家的安全和国际声誉作出了重要贡献。 早在1933年,李静考入了完全公费的天津第一师范。在校期间,他积极参与爱国学生运动,特别是在“一二·九”运动的号召下,他组织天津第一师范的学生于1935年12月16日突破国民党军警的封锁,参加了南开大学的誓师大会。 这场运动被称为“一二·一六”学生爱国运动,成为天津学生抗日救国的高潮。由于这一行动,李静在1936年春天被学校开除。随后,他在天津学生联合会的帮助下,于同年夏天考入北平第四中学继续学业。在北平,他参与了针对国民党二十九军官兵的抗日宣传工作,为推动抗日思想的传播尽了全力。 1971年的冬天,南京汤山学习班的办公室里,一封措辞坚定的汇报信静静地躺在案头。这封信的内容虽然简短,却足以让当时的人们为之侧目:一位专案组长在信中明确指出,被隔离审查的舟山基地司令李静少将并无任何问题,请求为其平反。 这封信的作者是专案组穆组长。他放下手中的钢笔,望着窗外光秃秃的冬日树梢,仿佛已经预见到这份报告将会带来的后果。作为一名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兵,他深知这个决定意味着什么。当时的政治氛围下,这样的结论无疑会给他带来巨大的压力,甚至可能危及自身安全。 在此之前的几个月里,专案组一直在对李静少将进行调查。上级多次来电催促,要求尽快落实问题。每一次催促都带着明显的暗示:必须要有结果,而且是符合预期的结果。但穆组长在调查中却发现,所谓的"罪证"经不起推敲,很多都是无中生有、凭空捏造。 这份汇报信的提交,标志着一场关乎正义与良知的较量即将展开。它不仅关系到一位将军的命运,更是对那个特殊时期司空见惯的做法的一次勇敢抗争。穆组长选择在这个寒冷的冬日,用一纸书信为真相和正义发声。 在当时的南京汤山学习班里,像这样的调查案件并不少见。许多军队高级将领被以各种理由召集到这里,随后被宣布接受隔离审查。这些将领中,有的是战功赫赫的老将,有的是在各自岗位上做出重要贡献的军事专家。李静少将就是其中之一,他在舟山基地的工作成绩有目共睹,在总参谋部工作期间也曾做出突出贡献。 1953年6月,第67军攻打十字架山,李静率领200师作为主攻力量。这座山的防御工事极其坚固,韩军第8师所属21团将其称为“模范阵地”。阵地分布有数条坑道、环状堑壕以及多层火力点,构成了严密的防线。在长达14小时的激战中,200师成功歼灭大部分守军,并击退敌军多个连至营级单位共计54次反扑,占领了韩军21团的全部阵地。 1953年7月金城战役中,李静带领部队实施穿插迂回战术。他指挥工兵连在敌人的垂直轰炸下架桥,桥多次被炸毁又重新架设,最终改用木筏渡河。为了鼓舞士气,李静亲自参与推木筏,但被部下拦下。他大声命令部队:“我会游泳,让我来推!” 部队在敌人火力密集的威胁下渡河时毫无伤亡。上岸后,敌军的磷弹袭击引发火情,他立即指挥战士们滚地灭火。随后,200师占领了龙渊里、362.9高地等地,将敌阵割裂,迫使韩军大规模溃逃。 1969年,中苏关系紧张,舟山基地奉命在北雁荡山区域建设一座远程雷达站。李静和张逸民亲赴现场考察。北雁荡山以其险峻著称,海拔虽不算太高,但道路艰险且人迹罕至。李静坚持亲自登顶进行选址考察,虽然体力不足,但他表示,作为军事主官,必须亲临现场。 山顶的环境条件十分恶劣,选址困难重重。李静与张逸民商议,除了确定雷达站位置外,还决定规划一条盘山公路,尽快修筑以减轻后续驻点的难度。同时,他们针对基层部队用水、补给、医疗等实际问题逐一解决。为生活条件艰苦的连队组建捕捞队,帮助军属创业创收,有效改善了部队的生活水平。 根据军委指示,前沿观通站、指挥所、医院和舰船均需进洞,李静多次深入部队检查工程进度,并推动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