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陈忠和在,中国体育好不了!”2009年,魏纪中逼走女排教练陈忠和,排挤郎平,却成了人们口中的“体坛恶人”,他为何如此呢? 2001年,中国女排在陈忠和的带领下开启了新的篇章。从此陈忠的名字与中国女排紧密相连,因为他的出色执教,在关键时刻接过了中国女排的教鞭,开启了队伍的黄金时期。 陈忠和于2001年2月被中国排球协会选定为中国女排的主教练,在接手队伍时,女排的战绩并不理想,为他的执教生涯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陈忠和不仅需要技术上的调整,更要在心理和战术上给予队伍新的动力。 为了更好地备战即将到来的比赛并实现队伍的顺利过渡,陈忠和制定了一系列科学的规则和制度。包括对队员的技术和能力进行全面的提升,以及通过科学训练和精心策略,促进新老队员之间的平稳更替。陈忠和的方法很快就显示出了效果。 2001年11月,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大冠军杯”比赛中,陈忠和带领的中国女排获得了冠军。接下来的两年,中国女排在陈忠和的带领下,成绩斐然。 2003年11月15日,在日本举行的女排世界杯中,中国女排在陈忠和的带领下夺得了世界冠军。紧接着的2004年,在雅典奥运会上,陈忠和再次带领中国女排赢得了金牌。一系列的胜利标志着中国女排在陈忠和的带领下,经历了从挑战到辉煌的完美转变。 陈忠和的成功,在于他的专业技能和战术安排,更在于他能够激发队员们的潜力,调动她们的积极性,使她们在比赛中超越自我。他的执教生涯充分证明了他是一位战术大师,也是一位出色的心理调节师和团队管理者。 魏纪中是中国体育界叱咤风云多年的人物,他的一生几乎就是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史的缩影。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魏纪中就投身于中国的排球事业,为推动中国排球运动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魏纪中退役后,他先后担任过国家女排主教练、国家体委排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等职务。 在魏纪中的带领下,中国女排创造了"五连冠"的辉煌战绩,那是中国体育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的重要时刻。在那个年代,女排姑娘们的顽强拼搏精神感动了无数国人,也唤醒了民族自信心。 上世纪80年代末,面对国际排坛新变化,魏纪中敏锐地意识到,中国排球必须与时俱进,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大胆创新。他力排众议,冒着"砸自己招牌"的风险,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助推中国排球实现新的腾飞。 然而,体坛风云几番变幻,昔日"排球界的皇帝"魏纪中,在进入新世纪后却成了诸多争议的焦点。2009年,当时已是古稀之年的他,竟公然发言"只要陈忠和在,中国体育好不了!"。人们疑惑不解,他为何会做出如此有悖情理的事情?而魏纪中逼走陈忠和的举动,更是让他成为众矢之的,被冠以"体坛恶人"的称号。 陈忠和与中国女排有着不解之缘。他退役后转任教练,先后担任过国家队助理教练、二队教练等职务,可谓是在女排一线摸爬滚打了几十年。在他的执教生涯里,中国女排重返世界之巅,先后获得雅典奥运会冠军和北京奥运会铜牌,创造了辉煌战绩。 魏纪中对外宣称此举是为了"给年轻教练成长的机会",但排球圈内人士心照不宣,这不过是魏纪中扶持其亲信上位的一种手段罢了。他看中的接班人,正是与自己同乡的蔡斌。这位"天选之子"虽然同样出身排球世家,有着优越的家学渊源,但在执教经验和战绩方面,与陈忠和相比还是相形见绌。 对于陈忠和的不公遭遇,排球界一片哗然,众多球迷更是群情激愤。他们无法理解,为何一位功勋卓著的教练,会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被炒鱿鱼。这岂止是对陈忠和个人的不尊重,也是对中国排球多年积淀的否定。 事实证明,球迷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蔡斌接手球队之后,女排的战绩一落千丈,在世界大赛上连连败北,甚至在奥运会资格赛中铩羽而归,创下了队史最差战绩。面对球迷的口诛笔伐,魏纪中却仍然力挺自己的亲信,将失利的责任归咎于"体制问题"。一连串的风波,引发了外界对魏纪中执掌排管中心的反思。
“只要陈忠和在,中国体育好不了!”2009年,魏纪中逼走女排教练陈忠和,排挤郎平
爱波尚克
2025-01-16 18:24:43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