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科学家刘若鹏造出“隐身衣”,世界各国要求技术公开,美国大力阻挠他
努努讲故事
2025-01-16 17:34:59
2009年,中国科学家刘若鹏造出“隐身衣”,世界各国要求技术公开,美国大力阻挠他回国,表示已经失去了一个钱学森,绝不能再失去刘若鹏,准备不惜一切代价把他留下。
当初美国为了留住钱学森软硬皆施,从天价薪资再到非法拘禁,钱学森没有被美国的手段折服,毅然决然的回到祖国。然而祖国越加强大,还有很多中国人,在海外学习成功后,毅然选择回国。他们虽不能说是英雄,但也能胜过英雄!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刘若鹏,1983年9月生于陕西西安。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他的话,那就是“天才”。虽然家里非常普通,但是刘若鹏仿佛天生就是学习的料,9岁就将初中数学读透,看到孩子这么优秀,父母也是拼了。
为了给儿子更好的发展机会,全家二话不说直接举家搬到了深圳。在深圳中学的日子,刘若鹏可是让不少人都刮目相看。在老师的督促下,父母的关心下,刘若鹏成绩越来越出色,成为了许多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伴随着优异的成绩,刘若鹏进入了深圳最好的中学,更是顺利被保送进入了深圳大学。
2002年刘若鹏来到浙江大学报到,被分配到了浙江大学的竺可桢混合班。竺可桢混合班设立于1984年,旨在培养工科创新型拔尖人才,能够进入到这个班级的人,可谓是精英之精英。
经过两年的学习,刘若鹏确认了自己的研究方向“超材料”。 这是一个在当时近乎空白的领域,它的理论基础来源于1968年苏联理论物理学家菲斯拉格观察到的现象和理论预测。换言之这是一个新学科,所有的研究基本都要靠自己。
他把超材料比作“做饭”:就像烹饪时改变食材的纤维结构来实现美味,超材料的研发过程也是通过人为手段改造物质的结构,以创造自然界中不曾存在的物质。这一理解让他对超材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006年,刘若鹏获得美国杜克大学研究院全额奖学金,远渡重洋深造。这是美国南部最好的一所学校,刘若鹏选择了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他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利用电子技术,为超材料的“奔现”找到道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科技界迎来了一个重大突破。刘若鹏和他的团队成功研发出了"隐身衣"。这可不是哈利波特那种魔法隐身衣,而是能够让物体在特定电磁波下"消失"的高科技产品。说白了就是可以躲过美国先进的雷达扫描,如果将这个涂层涂在中国的战机、舰艇、甚至是核弹上,想想都刺激。
美国自然甚至其中利害,于是便找到刘若鹏商谈,想让他留在美国效力,并开出极高的价钱对他的研发进行资助。但是刘若鹏在取得博士学位后,便想着立马回国,把这项技术交给国家。美国当人不愿意便使出各种手段强留刘若鹏。
刘若鹏聪明的求助了中国大使馆,在大使馆的帮助下,刘若鹏成功回国。在这之后刘若鹏几乎是白手起家,住过破旧不堪的出租房,在地下停车场搞实验。最终成功开办光启科技,属于中国自己的隐身衣有了。
在中国科技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奔腾向前。每一份微小的进步背后,都凝聚着无数科研人员的智慧与汗水。他们或许默默无闻,却在实验室的灯火阑珊处,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探索着未知的边界。
从量子计算的突破,到航天工程的壮举,再到生物科技的飞跃,每一项成就都是他们心血的结晶。他们面对挑战从不退缩,面对困难勇于攀登,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科技创新的力量。
正是有了这样一群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科研工作者,中国的科技大树才能根深叶茂,不断结出累累硕果。他们的努力不仅推动了国家的发展,更为人类的进步贡献了宝贵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