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我国花3000万美金买艘废船,打开舱门后发现赚翻了。就算是一艘啥也没

乐语回味 2025-01-15 21:39:45

1984年,我国花3000万美金买艘废船,打开舱门后发现赚翻了。就算是一艘啥也没有的破船,我们也要买,面对外界数不清的嘲笑声,当舱门打开的那一刻,瞬间“值回票价”了,这是怎么回事?   (信源:网易新闻:1984年,中国花3000万美金买艘废船,谁料打开舱门后却发现赚翻了)   一艘“废船”的意外之旅,一段大国崛起的峥嵘岁月。   1984年,中国斥资3000万美元,从澳大利亚购入了一艘被戏称为“废铁”的航母——墨尔本号。   彼时,西方世界一片嘲讽,没人相信这艘屡次肇事的“厄运航母”能在中国手中焕发新生。   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墨尔本号的到来,却意外地开启了中国航母发展的新篇章,成为一段传奇的开端。   墨尔本号,一个充满戏剧性的名字,背后隐藏着一段坎坷的命运。   这艘船原本是二战时英国皇家海军造的“庄严号”航母。   可惜还没等“庄严号”在战场上露一手,二战就结束了。   战后英国经济困难,"庄严号"成了个沉重的负担,后来被澳大利亚买走,改名叫"墨尔本号"。   澳大利亚一度对这艘航母抱有很大期望,希望它能成为海军的顶梁柱。   然而,“墨尔本号”却仿佛中了魔咒,事故不断,与多艘舰船发生碰撞,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墨尔本号”因为连续发生碰撞事故,在澳大利亚海军中名声受损,成了难以抹去的痛。   最终,澳大利亚海军对这艘“问题航母”彻底失去信心,将其提前退役,并拆除了所有武器设备和动力系统,变成了一堆“废铁”。   中国为何要买一艘“废船”?   在当时,中国海军实力相对薄弱,航母研制尚处于起步阶段。   西方国家对中国在航母技术上的限制很严,想要获得这方面的信息和技术挺不容易的。   在这种情况下,墨尔本号的出现,即使只是一堆废铁,也为中国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   中国工程师通过拆解研究墨尔本号航母,可以掌握其结构和技术,为我国自主研发航母积累宝贵经验。   3000万美元,对于一个渴望发展航母技术的国家来说,这笔投资或许并不算亏。   墨尔本号一到中国,工程师们立刻动手,开始紧张地拆开研究。   让人意外的是,尽管武器都被拆掉了,但像蒸汽弹射器和航母的阻拦装置这样的关键部件却神奇地保住了。   这两项技术对那时的中国来说太关键了,它们解决了我国的一大技术难题。   此外,通过研究墨尔本号的船体结构、动力系统等,中国工程师也学习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为后续的航母设计和建造提供了重要参考。   墨尔本号加入后,我国航母建设势头更猛了。   中国航母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   1950年,朝鲜半岛打起来了,美国派出了第七舰队去台湾海峡,主要是为了拦着中国统一台湾。   这一事件让中国深刻认识到,没有强大的海军,国家安全就无从谈起,发展航母势在必行。   美国的航母舰队实力让中国看到,航母在现代海战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我国得有自己的航母,这样在未来的海上对抗中才能稳操胜券。   然而,中国航母研制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西方国家在关键技术设备上对中国设限,导致我们难以获得。   中国的科研工作者需要独立探索,从基础做起。   当时我国经济能力有限,资金有些紧张,而造航母又得花大价钱。   同时,我国在培养航母人才和技术攻关上遇到了一些困难。   即使航母研制成功,还需要进行严格的海试和交付,才能正式服役。   在中国航母发展史上,有一位关键人物不得不提,他就是刘华清将军。   1980年,刘华清随访美代表团参观了美国航母,深刻认识到航母的重要性。

0 阅读:1018

评论列表

cold

cold

11
2025-01-16 12:39

可惜我们直接跳过蒸汽弹射。这得省下多少精力与财力啊

乐语回味

乐语回味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