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微信里:待人宜宽,为人宜诚,出言宜缓

麦麦笔记 2025-01-15 21:28:53

微信这个东西,说是现代人日常的“生命线”,一点都不夸张。 说到底,微信虽然是个便捷的工具,却也把我们的人际关系推向了冰冷的“数字化”,让“言语”失去了温度,变得直接、简短,甚至有些冷酷。 这个时候,想要维持一个健康、和谐的人际圈,真得讲究“待人宜宽,为人宜诚,出言宜缓”这三件事。

01 待人宜宽。 我认识一个网友,她的朋友总爱在微信群里发一些好心提醒:“有人拼了命地工作,别人却在悠闲地度假,你不焦虑吗?” 这话本是提醒大家努力,可是听在耳朵里,多少人会觉得这像是讽刺,觉得自己这么多年拼命工作,一点儿都不轻松。 结果,她每次发这种话,群里的气氛就冷了,大家都开始沉默,不想再参与她的聊天了。 微信上的话语,缺少面部表情和语气,容易让人误解。 有时候,我们把心态放宽,放下自己的“完美标准”,给别人一些理解和宽容,反而能化解尴尬,避免冲突。 你说,谁能没有点儿脾气、没有点儿毛病呢? 有时候,宽容一下别人,自己也会舒服。

02 为人宜诚。 在微信这个看似便捷的社交平台上,往往很多人喜欢用“敷衍”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比如有个朋友,你问她:“最近怎么样?”她只给你发个“还好”的表情包,然后就继续聊起了她的别的事,根本没有停下脚步,去回应你的关心。 时间长了,你会觉得,这种虚伪的回答,根本不值一提,感觉也像是对自己在意的朋友失去了兴趣。 说实话,虚伪的态度最让人心寒。 无论你有多忙,真实一点总是更好。微信不需要那么多的形式,只要心诚。 若是关心,就认真地问问,不要一句“还好”就带过了。 朋友的关系,基于“诚”,才会牢固,而不是一味的敷衍和应付。

03 出言宜缓。 有时,微信真的是“冷暴力”的绝佳工具。 一不小心,点开消息,突然看到一条激烈的评论或情绪化的消息,可能立刻就火了。 特别是在感情受到伤害或情绪波动时,我们的指尖速度总是比我们冷静下来的时间快得多。 结果,有些话脱口而出,伤了别人,又后悔自己太冲动。 我有个亲戚,因为自己和老婆在某个微信群里吵架,生气之下发了一条让大家都震惊的消息:“我已经不想再和你过下去了。” 结果这条消息一发,所有的家人都看到了,后面硬是没有办法收回。 事情越来越复杂,他们不但没能解决问题,反而在亲戚朋友面前闹得满城风雨。 其实,真正有智慧的人,是懂得“言多必失”的。 特别是微信这种“文字暴力”的沟通方式,越是生气时越要冷静。 出言宜缓,事后再思考,避免在冲动时说出伤害别人的话。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