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过程中,有很多迷途知返的国民党将领选择起义,对此,我军都是热情欢迎,但唯独有一人,刘伯承果断选择了拒绝,而大家在得知原因后,还纷纷拍手称赞,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实际上,解放战争后期,尤其是在战局日渐明朗,国民党败局已定时,我军采取的策略都是攻心为上。 就是说,能不打仗就不打仗,尽一切可能争取国民党将领的投诚,之所以这样做,原因有二。其一,避免出现更多伤亡,保存国家实力。 其二,保护基础设施和古迹免遭破坏,有助于将来的国家建设。 所以,在1949年重庆面临解放之际,刘伯承将军就给驻守重庆城的国民党军官带去了消息,只要有心投诚,我军必定会宽大处理。 此话一出,效果非常好,很多国民党军官和士兵放下了武器,选择了起义,但唯独国民党第20军军长、重庆卫戍总司令部总司令杨森提出了条件:“投降可以,但我要三千根金条。” 得知此事后的刘伯承很是生气,他怎么也不会想到杨森竟然想趁此机会大发“战争财”,但是,为了重庆的和平解放,刘伯承忍了,答应了杨森的要求。 没想到,杨森接下来的举动却让刘伯承更为恼怒,怎么回事呢? 在杨森的要求下,刘伯承筹集了3000根金条,但没想到,杨森事后却出尔反尔了! 收到金条后,杨森并没有按照约定起义,而是动用军队进行反抗,甚至还派出了战机对重庆进行了轰炸。 此举简直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在刘伯承的指示下,我军向杨森的部队发起了大规模攻势,当时的杨森部队已是强弩之末,一番激战下来,杨森部队损失惨重。 这个时候的杨森彻底慌了,他赶紧给刘伯承发了一个电报,表示愿意起义。 不过,有了上次的遭遇,刘伯承已经不再信任杨森, 听取工作人员汇报的电报内容后,刘伯承这样说:“千万不要这些人,别理他!你们做起义工作,不要找这些人!” 很快,在我军的攻势下,重庆宣布了解放,重庆人民个个欢呼雀跃,热烈欢迎解放军的到来。 与重庆人民喜悦的心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刻的杨森可谓是万念俱灰,没有收到刘伯承的回电,他干脆指定了一名“使者”,让“使者”找到刘伯承,当面商谈起义一事。 难道说杨森真的意识到错误了吗?并不是,当时的他被围困在了一座山上,如果不做点什么,等待他的只有一个字:死。 那么,这一次,刘伯承又会是什么态度呢? 杨森派出的“使者”并没有获得刘伯承的接见,与其对接的是我军负责接受电报的人员,可谁能想到,已经快成“光杆司令”的杨森,竟然还提出了条件。 “使者”表示,杨森决定起义,但我军要让杨森把他在重庆的财产运走。 这样的要求简直无理,我军电报人员将此事汇报给刘伯承的时候,刘伯承当场就愤怒了,说:“我不见他!你们去跟他谈去,让他转告杨森:有多少枪缴多少枪,就是缴械,别的不谈。” 从这句话中不难看出,刘伯承已经看透了杨森那两面三刀的内心,他已经不想再给杨森留有任何余地,打算新账旧仇一同算。 1949年11月,解放军进抵重庆南,杨森找机会逃跑到了成都,半个多月后,他坐上了前往台湾的飞机,最后在1977年3月病逝于台湾。 实际上,杨森坑蒙我军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早在1926年,刘伯承领导顺泸起义,杨森答应会站在起义军这边,压制敌军。 但是,在起义军遭遇困境时,杨森却选择了背叛,导致起义失败,我党元老级人物杨闇公不幸牺牲。 对于杨森这样的人,就不应该有任何怜悯之心,所以,当刘伯承做出拒绝杨森起义的决定后,有那么多人拍手称赞,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