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就是个二流部队,中国根本不敢派兵反击。”这是尼赫鲁挑衅中国时的想法,而这,或许成了中印战争中最大的一次误判,那么问题来了,印度凭什么那么嚣张呢? “我想了10天10夜,总想不通尼赫鲁为什么要来搞我们?”这是毛主席在1962年9月中旬所说的一句话。 咱们现在就来掰扯掰扯,这个尼赫鲁当时到底想的是什么。 上世纪60年代,尼赫鲁搞起了“前进战略”,印度可谓是十分嚣张,根本就没把中国放在眼里。 随着边境地区的火药味越来越浓,周总理决定亲自去印度一趟,用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 但人家尼赫鲁却不这样想,他从始至终只有一句话,要和平的前提就是把整个西藏都割给印度。 尼赫鲁的这番言论是疯狂的,我国肯定是不会接受的,但他的这种激进言论确实起到了一点点作用。 要知道,中国在五十年代初打的那场抗美援朝,让全世界都见识到了中国军人的威风,可印度偏偏还是那么嚣张,这也让我国不得不警惕,印度是不是藏着什么“杀手锏”呢? 周总理想不明白,毛主席也没想明白,所以,为了保险起见,我们得“高看”印度一眼,把印度当作世界一流军队来看待,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实际上,尼赫鲁确实也有嚣张的资本,怎么回事呢? 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的国际形势几乎完全倒向了印度那边。 对印自卫反击战爆发的国际大背景是美苏冷战,而那时候,中国跟美国还没有建立外交关系,中苏交恶又越来越严重,导致中国处在了“被孤立”的环境中。 但印度不一样,尼赫鲁特别擅长左右逢源,美国和苏联争得头破血流,印度则不偏不倚,保持“中立”。 尼赫鲁明白,只有“中立”,才能换取美苏两国的共同关注和支持。 事实也确实如此,中印两国的边境冲突白热化的时候,美国和苏联都想趁机拉拢印度,索性就站在了印度这边。 经济上,美国支持印度,军事上,苏联支持印度,另外还有英国,对曾经的旧殖民地也是不遗余力地支持。 另外,尼赫鲁对印度的军事力量也很有自信,可能是因为印度曾跟着八国联军入侵过中国,那时候的中国不堪一击,印度对中国军队的印象还停留在那个年代。 所以说,一直到开战前,印度都自信满满,把解放军当成了二流部队,可当战争真正爆发的时候,印度却傻眼了,怎么回事呢? 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打响前,我军可谓是十分谨慎,刘伯承元帅还特意叮嘱张国华说:“要明确这次不是和印度的边防军警察打,而是和他们最好的、参加过二战的正规军打,告诫部队不要轻敌。” 张国华将军在战前的心理压力是很大的,他制定的第一步计划也很保守,就是先找机会消灭侵入克节朗地区的一小股印军。 张国华初定的目标是消灭敌人一个营,但实地一考察才发现,印军的实力根本不足为惧,甚至还比不过解放战争时国民党的主力军。 因此,张国华调整了战争方案,把矛头直接对准了敌军的一个旅。 接下来的战争结果正如张国华所料,印军只不过是“虚胖”,在克节朗战役,解放军用穿插的方式,仅1天时间就消灭了敌人一个步兵旅。 而且,这场仗还是我军搂着打的,算是一种试探性战役,主要目的是摸清敌人实力,连搂着打都这么容易,后续的战争可想而知。 最后,仅仅1个月的时间,“二流”的解放军战士就直接打垮了“一流”的印军,这场对印自卫反击战,最后以解放军的大获全胜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