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国民党师长廖运周,将地下党安排在师里当副官,对顽固无法争取的军官,廖运周想方设法向上“推荐”使其升官,离开他所在的师。廖运周还在师部建立了秘密电台,加强了同党组织的联系。 1947年,经上级批准,廖运周所在的一一○师成立了地下师党委。那时,廖运周的部队由于并非嫡系,所以像国民党其他杂牌军队一样,供应不足,有时不仅得不到给养,连军饷也发不出去。 蒋介石一向对非嫡系部队存有疑心,他通过各种手段,给杂牌部队派去特务,有的名为整纪,其实是暗中监督。然而,在廖运周部队,特务们却没有得到任何证据,有的还向上面报告,说这是一支问题不大的部队。 廖运周期待在关键时刻作出重大的贡献,然而,当时师里的少数人却存在着一些急躁情绪,认为晚干不如早干。对此,地下师党委及时请示上级,上级很快传来批示让他们静等有利时机。 上级虽然告知静待时机,但廖运周却时刻不忘尽可能地多作贡献。他们多次给解放军提供重要军事情报,使其免受损失。一次,他们将敌人偷袭的消息及时传给党组织,使敌人的计划完全落空。 解放军发起淮海战役后,廖运周师所在的八十五军(军长吴绍周)随黄维兵团前往徐州战场,廖运周和上级联系后,一致认为这是一个战场起义的大好时机,起义计划秘密实施。 当时,解放军在浍河岸埋伏了一个口袋阵,静等黄维兵团上钩。显然,如果廖运周所在一一○师此时战场起义,将使敌人陷入极大的被动,导致淮海战场上的国民党全军失败。 解放军对黄维兵团实施包围后,迫使他们不得不突围,举行起义时机渐渐成熟。 这天夜里,廖运周来到兵团司令官黄维处,当面向他请示作战任务。此时,黄维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他面前这位国民党少将师长会是地下党,。 黄维是黄埔一期,廖运周是黄埔五期。廖运周所在的部队归属黄维兵团后,黄维对廖运周的印象一直比较好。黄维认为,在关键时刻,廖运周并不像有些军官那样畏缩不前,每接到命令,总是尽其所能。 前来领受任务的廖运周听说黄维计划突围,果断表示愿打头阵。 廖运周说:“这次突围非同小可,如果长官相信我廖运周,我们一一○师的官兵愿以死效忠,请把最困难的任务交给我们。” 黄维听到廖运周这样一番话,非常满意,高兴地说:“不愧是黄埔的同学,你要什么武器装备都给你,坦克、榴弹炮,随你要。” 临走,黄维嘱咐廖运周,要当机立断,有机会就前进。 事后,廖运周将这一切报告给上级,立即得到了盼望已久的命令:一一○师在黄维全军突围的当夜起义,拂晓前准时行动。 为担心时局多变,廖运周出发前两小时,再次来到黄维处。陷入重围近于绝望的黄维心里明白,此次突围凶多吉少,很可能是一去不复返。黄维拿出了一瓶保存多年的白兰地酒,对廖运周说:“老同学,这瓶酒藏之久矣,多年没舍得喝,现在我敬你一杯,祝你成功。” 接着,黄维向在场的其他黄埔军校同学一一敬酒,其他军、师长也纷纷恭维起廖运周来,他们也是心存幻想,想着要是廖运周师真的能在突围中冲出一个口子,那么他们的部队也就可以趁机冲出去了。 廖运周心里虽然觉得好笑,但是表面上却显得很严肃,他向黄维回敬一怀,然后离开,去组织实为起义的“突围”。 对廖运周来说,这是他打入国民党军队内部后,与国军“上司”的最后一次交往。之后,廖运周将带着部队,迎来新生。 1948年11月27日清晨,廖运周领导的一一○师宣布起义。起义前,廖运周与前线解放军通报了信号,起义部队以臂上扎白巾为标志在指定的地点集结。 当起义部队全部进入解放军阵地后,立即将这个地域严密地封锁起来。包围国民党部队的解放军纵队司令员王近山与廖运周是老相识,彼此见面,两人都是万分激动!,相互握手、拥抱。 这边,廖运周所部与解放军会合,王近山司令员请廖运周及全师高级军官吃饭。而另一边,黄维等人依然很有信心地等待廖运周的胜利消息。正因为如此,黄维得到廖运周起义的消息,一时间被惊呆了。 一一○师起义的当天晚上,纵队政委王维纲代表刘、邓首长来看望廖运周等全师官兵。 会上,王维纲道出了历史真情,他说:“你们师的师长廖运周是老党员了,他领导你们在战场上光荣起义,为人民立了大功,人民感谢你们,不会忘记你们。” 一一○师起义后,被解放军编为二野第四兵团十四军四十二师,廖运周继续当师长。 整编后,全师的不少官兵利用过去在国民党的关系,给熟人写信,导致许多国民党官兵毅然起义或投诚。回到解放军队伍中后,廖运周率全师参加了渡江战役,而后,进军广西、广东、云南、西藏等地,成为一支屡立战功的英雄部队。 全国解放后,廖运周被任命为解放军炮兵学校校长,1955年成为开国少将。
1946年,国民党师长廖运周,将地下党安排在师里当副官,对顽固无法争取的军官,廖
市井老李
2025-01-15 00:42:33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