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4月,孙立人失去对新一军的指挥权,明升暗降为东北保安副司令,几个月后,

报君知史 2025-01-13 21:50:12

1947年4月,孙立人失去对新一军的指挥权,明升暗降为东北保安副司令,几个月后,他被调离东北,这背后是和杜聿明的矛盾。 1946年3月底,新一军在攻占铁岭后,和陈明仁的七十一军会合,向四平进犯。这时的孙立人尚在国外,新一军实际上由东北保安副司令郑洞国指挥。 郑洞国是新一军的老军长,指挥起来也算得心应手。5月15日,回国的孙立人赶到四平前线接过了新一军的指挥权。 廖耀湘的新六军、赵公武的五十二军在占领本溪后,也向四平压了过来,鉴于蒋军兵力剧增,东北民主联军于5月18日夜主动撤出四平。 四平之战后,杜聿明和孙立人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杜聿明将部队分为三路(左、中、右),中路的任务是一路疾行,直至占领长春,杜聿明对该路最重视,将新一军、新六军都编入该路,由郑洞国统一指挥。 为了加强中路实力,在新六军开拨时,杜聿明又将七十一军的八十八师也划入中路,临时由廖耀湘指挥。 不想,孙立人却以部队在四平之战中消耗过大,需要休整为由,对郑洞国的指令毫不理会。郑洞国无奈,只得给杜聿明发去电报,说新六军已经出发,陈明仁也很痛快的把八十八师调给了廖耀湘指挥,唯有孙立人按兵不动。 杜聿明大怒,乘车带着郑洞国来到了孙立人的军部,一番争吵后,杜聿明以强硬的语气说:“新一军若还是迟缓不前,影响了占领长春,军法从事。” 杜聿明的警告并无多大效果,新一军虽然开拨了,但采取的是正常行军,并未急行军。当5月23日,廖耀湘率部占领长春时,新一军的主力还在半路。 南京的蒋介石,得知长春被占领后,乘飞机去沈阳督战。为了扭转战局,东北民主联军采取“南拉北打”的战术,于5月24日向驻守鞍山、海城的滇军60军184师发起进攻。 184师到东北后,分散驻守于铁路沿线,其中在鞍山驻守一个团,海城驻守师部直属部队外加一个团,鞍山受到攻击后,在海城的师长潘朔端给杜聿明发去求援的急电。 杜聿明给孙立人发去电报,让新一军主力迅速向鞍海地区集结,以解184师之围。孙立人回电,说部队需要休整三天,才可以开拨。 5月25日,民主联军攻占鞍山,杜聿明又给孙立人发去电报,说已调集了大量的火车车皮用于装运新一军官兵,让孙立人务必在26日下午,率部抵达海城。 孙立人这边,越过东北行辕和保安司令部,直接去找了在沈阳的蒋介石,一番“申诉”后,心疼嫡系王牌部队的老蒋,同意了新一军休整后再执行救援任务。 26日,老蒋召见杜聿明说:“新一军长期作战,急需休整,我已同意孙立人,休整三天后,再去解海城之围。” 杜聿明说:“184师,在海城实际不到二个团的兵力,恐难久守。” 老蒋不以为然的说:“你电告潘朔端,务必坚守,几天时间还是守的住的吧。” 5月28日,新一军开拨,但行军速度并不快。29日,新一军先头部队到了鞍山,而海城的184师师长潘朔端下达了战场起义的命令。 海城起义后,起义部队接受改编,和民主联军主动撤离。6月4日,新一军占领已是空城的海城,孙立人向沈阳发去告捷电报。 杜聿明此前在昆明发起兵变,逼迫“云南王”龙云辞去本兼各职,去担任有名无实的军事参议院院长,此事让滇军官兵对杜聿明很是敌视。老蒋抢占东北时,将滇军主力六十军、九十三军派去参战,潘朔端起义后,东北的滇军将领都愤愤不平,认为这是杜聿明见死不救造成的。杜聿明也是吃了个哑巴亏,他和孙立人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了。 其实,此事的责任老蒋也很大,试问如果在海城被围的不是杂牌部队,而是像新一军、五十二军、七十一这样的嫡系主力,老蒋还会让新一军休整三天吗?当然不会,恐怕老蒋比杜聿明还急切,恨不得亲自指挥救援,半天都不会拖延。 1947年2月,新一军新三十师的一个团被歼灭,杜聿明在军事检讨会上,要严惩新三十师师长唐守智。 孙立人在会上替唐守智出头,说唐守智并无过错。杜聿明大怒,说孙立人目无长官,不服调遣,孙立人反唇相讥,说杜聿明胡乱指挥,将新一军拆分使用,这才招致失败,两人吵得很凶,会议也不得不中途结束。 会后,杜聿明写了封信,内容大意是建议将唐守智撤职查办,孙立人调离新一军,信由参谋长赵家骧飞去南京交到老蒋手中。 不久后,唐守智被免去师长职务,改任新一军少将高参。紧接着,孙立人改任东北保安司令副长官,新一军军长由五十师师长潘裕昆(黄埔四期)接任。 1947年8月,东北保安司令部撤销,孙立人升任陆军副总司令兼任训练司令,杜聿明却未有新的任用,在上海赋闲了大半年,两人的恩怨就此划上句号。 孙立人到南京后,将不得志的唐守智调来训练司令部任参谋长,后来孙立人去台湾编练新军时,也不忘将唐守智带去。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1955年,孙立人因“兵变案”被软禁后,唐守智为了撇清关系,竟然给老蒋上书,建议将孙立人枪毙。 孙立人和杜聿明在东北之争,孰是孰非,颇有争议,但有一点可以确认,就是美国军校出身的孙立人,是无法融入盘根错节的黄埔系。

0 阅读:36
报君知史

报君知史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