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刘峙按照杜聿明的计划,让他率领三个兵团进攻中野会咋样?这样的话,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一,黄百韬会被很快瓦解被解决,徐州立即会被瓦解,华野没有了后顾之忧,会立即追击尾随,淮海战役变成了大追歼,输的更惨,二,淮海战役演变成一个追击和包围圈两个战场,没有了徐东战场碾庄的七天时间,这个包围圈也就很可能形成黄维和杜聿明三个兵团的一个大包围圈,尽管不可能一下子被围歼,也会被一勺烩,所以,还是刘峙老谋深算,没有同意他的建议,还是按照原定的方案,救援黄百韬兵团,随后,自己跑到蚌阜,找好了退路。
复盘三大战役,蒋军做法应是:辽沈战役弃锦州和长春,廖耀湘带9兵团及52、53军从营口走海路南撤。淮海弃黄百韬,徐州主力倾巢南下协同李延年、黄维攻击宿县后南撤。平津战役弃绥远、张家口,将傅主力及李文、石觉部置于天津、塘沽一代,由海路南撤。
用户10xxx20
你懂个屁,黄百韬当时顶了足足13天,华野根本腾不出手来,相反中野就危险了
陈鹏 回复 04-05 21:49
一旦杜不救黄伯韬,黄伯韬顶不了这么久!
窃玉上人 回复 04-05 17:47
很成立,白崇禧支持的是李宗仁,卫立煌、王耀武支持的是何应钦。白崇禧很乐意看到蒋嫡土木系覆灭?
钓鱼狼
老杜其实是两手准备,要么找到中野决战,找不到就西撤永城南下,说不定救出黄维,然后40万退守蚌埠守淮河
华灯初上 回复 04-05 23:54
而且中野打宿县就是要围歼徐州主力的。为了怕徐州主力南逃,华野打黄百韬吸引邱李来救。只不过黄维的加入增加了中野作战的难度。
华灯初上 回复 04-05 23:59
三大战役是我党发起的。其实就是大围歼战。蒋军已无力对抗,我军的主要目的是把蒋军主力围歼在长江以北,降低渡江作战难度。事实上,基本达到目的。除了吴玉章52军、阙汉骞54军和李延年部外,基本都被消灭。
用户66xxx75
杜聿明如果率邱孙二兵团南下,攻击中野接应黄维,中野是挡不住三个兵团,只能撤退,宿县也不会丢,加上淮河的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徐州南线就有5个国民党兵团,即使是黄百韬被灭,徐州李弥兵团防守,有坚固防御工事,华野不可能快速攻下徐州。淮海战役就可能没有那么大战果。
用户66xxx75 回复 万人往 04-05 15:58
总攻打天津是29小时,可总攻前东野准备时间是多少?天津守敌十几万,真正能打的也就5,6万。东野攻城部队几十万。华野能在围攻黄百韬时,还有能力进攻徐州?
万人往 回复 04-05 14:08
天津有多少兵力,守了多久?李弥多少兵力就敢守徐州?华野有多少兵力,围黄百韬的有多少,还剩多少,都在干什么?都搞清楚你就知道杜聿明心里想的其实就是跑。
风雨轻骑
光亭的方案看似风险最大,其实是及时止损。淮海一役,校长丢光了所有嫡系王牌部队,败走台岛已成必然。
用户10xxx78
电影里,李弥说:万一扑空了呢?南京不会同意的,
用户10xxx45 回复 03-24 13:17
南京不会同意有什么用,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再说如果扑空,意味着解了黄兵团之围,会不会思考啊?!!!
用户13xxx05 回复 用户10xxx45 03-27 06:36
问题是杜聿明如果是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之人,他根本就没有机会参与到淮海战场,早就被Pass了
人在江湖
徐蚌会战击毙黄百韬邱清泉,活抓杜聿明,李弥刘元良刘峙都跑了
用户10xxx45 回复 03-24 13:15
你少说了胡连
海欣
当时华野总共作战人数在30万人。既要围点,又要打援。是不可能同时对付几个分散兵团。国军作战犹豫不绝,作战毫无秘密,怎么打都没有用。如果能及时汇合黄维,可能让解放军啃不动。可惜三个兵团撤出徐州不是作战,完全是逃跑,带了很多家属累赘,逃的很慢
万人往 回复 03-25 13:41
你回头看看豫东,粟裕用兵得对付几个方向。萨尔浒大战明军分四路,还不是各个击破。杜自己是想跑,但是不敢明说,大概率扑空了还得回头,不回蒋和刘峙也得叫他回。
用户56xxx56
能胜靠的是国军各长官互相鄙视看戏不出手互助!
古月胡
国军一向不能打野战,特别是进攻性的野战。跑去打中野,中野肯定是阻击加上迂回袭扰。当然,这样一来,黄维兵团保住了。徐州一部分国军逃跑了。大局还是改变不了。
罗罗
刘总司令
用户10xxx79
评论区都是大神呀[点赞]
用户48xxx70
当时徐州还有孙元良兵团呢
用户10xxx45 回复 03-24 13:17
徐州还有杜聿明集团呢[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