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日本宪兵队闯入冯运修家中,冯运修赶忙跑到厨房烧毁所有机密文件,没想到日本人竟挟持他的父亲,逼迫冯运修投降,在危急关头,他居然这么做…
1937年冬,在天津、北平和华北大部分地区沦陷后不久,有一伙人秘密成立了一个城市抗日组织——“抗日杀奸团”。
这个团体是由年轻的学生组成的,虽然“抗日杀奸团”的成员来自不同的背景,有着不同的政治倾向,有些是国民党,有些是共产党——但他们有着共同的爱国精神。
在中华民族的危急关头,他们抗日的决心十分坚定,平时在学习之余,还会组织成员们在城市中进行抗日武装斗争,他们的任务包括火烧日本仓库、袭击日本傀儡贸易公司和日本电影院、以及烧毁日本人用的公共巴士、对许多伪军头目和大汉奸实施暗杀。
冯运修也是他们其中的一员,当年只有19岁,他是天津中日中学的学生,出身书香门第的富家子弟,但看着他瘦弱的身板,书生的气质,没人能想得到,他曾在其他同志的协助下,在北京街头亲手击毙《新民报》编辑部主任——“大汉奸”吴菊痴,这也让他在抗日团中有了“书生杀手”的称号。
吴菊痴被刺杀后,日军当局大为震动,在北平的伪军都纷纷加强戒备,加大了对“抗日团”的侦查力度。1940年8月,日军华北军特高班和北平宪兵队,将伪满洲国警察直接调入北平进行密切监视。
他们没有与北平伪派出所联系,避开了“抗日团”在伪军的间谍,利用掌握的线索逮捕了“抗日团”人员,“抗日团”的成员完全没有防备,连续多人被伪军抓捕,时势十分危急。
日本宪兵队于1940年8月7日一早包围了冯运修在受璧胡同甲12号的住所。
当时,冯运修正在卧室里看书,他突然十分警觉地发现外面有异样,当他听到外面的叫喊声之后,他立即站起来,把枪从抽屉里拿出,然后翻出所有“抗日团”的材料和文件,连忙冲到厨房生火烧掉。
他心想:现在他已经在劫难逃,这些文件如果到了日本人手中,那么所有的成员和行动都将暴露,所有人都会被伪军抓起来严刑审讯,后果将不堪设想。
日本宪兵队一到门口就挟持了他的父亲和他的兄弟,他们发现冯运修躲在厨房里,知道他有枪,没有直接进去,就在外面劝他投降。冯运修装作没有听见,继续焚烧剩余的文件。
伪军发觉冯运修一直没出来露面,于是走近厨房,向着厨房连开三枪,冯运修立马在厨房找掩护,开枪还击。
这时,伪警察局特务科科长袁贵将冯运修父亲挟持住,把他父亲挡在身前,让冯运修不敢射击,于是一步步逼近厨房。
“书生杀手”冯运修十分冷静,他举起手,瞄着父亲身前探出的半个袁贵的脑袋,开了一枪,子弹擦着冯运修父亲的头发,击中了袁贵的脖子,汉奸袁贵当即倒地。
日伪特务看到冯运修的枪法如此精准,都不敢上前一步,他们爬上院墙一边开枪,一边大喊着让冯运修投降,冯运修也在窗户奋力反击,又打死了两个伪军特务。
日本宪兵在无奈之下,从部队调来了重机枪,夹在门口不停射击,原本干净的墙上一下子布满了弹孔,冯运修在绝望中继续反抗,但在可怕的火力下,他的枪声还是逐渐停止了
日伪特务小心翼翼地进入厨房,发现冯运修已经倒地不起,左右多处枪伤,于是开始了对冯家进行搜查。
他们在冯家的院子里发现了三把左轮手枪、一支勃朗宁手枪、28发子弹、一台电报机、一台短波真空管收音机、无线电设备、一捆信件,但所有关于“抗日团”的文件都已经被冯运修烧成灰烬,没有给伪军留下一点证据。
为了让冯运修招供,伪军警察把冯运修带到中心医院,这时冯运修受了重伤,已经不能说话。两天后,也就是1940年8月8日的夜里,冯运修因为伤势过重离世,年仅19岁。
而那个被冯运修击倒的汉奸队长,后来也被送到医院治疗,没想到竟然救了他一条狗命。
那一年,冯运修刚刚考入北京辅仁大学,可惜,却再也没有机会去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