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严庆堤政委和警卫员在堂嫂家吃饭。刚吃了一会。堂嫂走了过来。堂嫂说:你

瀚霖学史吖 2025-01-11 14:05:50

1950年,严庆堤政委和警卫员在堂嫂家吃饭。刚吃了一会。堂嫂走了过来。堂嫂说:你今天还回去吗?严庆堤政委说:不回去了,我今天就在家里住。

他被称之为炸不死的电话兵,是我国的开国少将。历时在长征前夕,在兴国保卫战上,严庆堤正在通天岩小岩洞里值班儿,突然发现电话联系中断了。

在查线过后,发现问题出在敌人炮火密集的狮形寨山下,刻不容缓,所以严庆堤要即刻,快马加鞭赶去查清楚事发原因。

而在到达现场后,眼前的一幕几乎让他泪目。

几个临时挂线用的木桩早已经倒了下来,电话线早已被炮火炸断了,紧急通讯一班的战士已经壮烈牺牲,再也没有了心跳,然而对方的手里却紧紧的握着一节电话线。

严庆堤好不容易将炸断的电话线接好,然而没多多久,又出了问题,电话联系又断了。

严庆堤通过一步一步沿着电话线检查,发现电话线又被炸断成了好几节,为了信息和命令的传递,为了讯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为了部队最后的胜利,严庆堤当机立断,做了一个决定。

他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了两个端头,这两个端头间有1m多长的线头已经不见踪影,所以电话线是怎么都接不到一起的。

如今战斗越发激烈,敌人的炮火下,每一分钟就会有数名战士倒下,这背后的代表的是数个家庭,此时已然是刻不容缓,为了让电话畅通,严庆堤做了一个极其疯狂的决定,那便是以身做电话线。

他一手拿着一个端头,就算双手被震的发麻也不松开,这样一边被电一边紧紧的拉住两个线头,以身体导电,就算被电的抽搐也不松手,最后激动的发现电话接通了,他便1秒1秒的坚持着。

他近乎将牙齿咬碎,嘴唇也早已咬的鲜血淋漓,两只手仍然坚定的握住,直到后来战友将线带过来接通,此战过后,战友们称他是电不死的电话兵。

后他也曾参与多次抗战,参加淮海战役,参加平津,太原之战,也曾参加抗美援朝。

将军在战场上洗礼,他一开始的小兵到政委,然而不管是士兵还是将军,他总是身先士卒,他说我作为一个指挥员,只有冲锋在前,身先士卒才能带得动战士,部队才能一往无前。

数十年的革命岁月,严庆堤一直践行着这句话。1955年他被授予开国少将,在新中国成立后,彼时的严庆堤已然有了6个孩子,虽工资收入稳定,但是经济还是不太宽裕。

然而最让孩子们疑惑的一点便是,在经济状况较差情况下,在三年困难时期之时,严庆堤总是要让家人省下部分粮食和布料。

孩子们为此感到疑惑不已。其实,这些被省下来的东西,其实都被严庆堤送回了瑞金老家。

每次回老家,他格外要拜访的定是堂嫂家,曾经在1934年时,严庆堤跟严庆丰一起参加的红军,后来严庆丰便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只留下孤儿寡母。

每次回乡,严庆堤总是要带着一家子省吃俭用留下的粮食布料衣服,里面一部分留给了堂嫂,一部分被他东家一点,西家一点的送去。

然后,每每都要进严氏祠堂,跟乡亲们一起坐在院子里唠嗑,聊大家的生活状况,眼看天色迟暮,堂嫂总会问“还回去吗?”严庆堤总会笑着说“不回去了,哪好都不如家乡好。在哪住都不如在家住。”

堂嫂便会将家里的一间破旧阁楼收拾出来,严庆堤也不嫌弃,住于此地时,他总是有满满的情怀。

严庆堤经常对孩子们讲“我是瑞金中央苏区走出来的,作为党和人民的干部,做什么事都要不怕吃苦,要不怕牺牲,要勤俭节约,要始终心怀百姓,为人民服务。”

后来他还为瑞金争取到了第一部大型拖拉机,从始至终念着老家,念着老家的人民。1993年7月23日,老将军逝世前,所念叨的最后一句话也是“我好想回老家看看呀。”

0 阅读:86
瀚霖学史吖

瀚霖学史吖

诉说古今历史,以古为镜,知兴替,学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