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马未都要建博物馆,他去劝两个钉子户搬家,第一家说:“让我搬家可以,你给我补偿一套300平的房子,再加2000w。”面对漫天要价,马未都哭笑不得,但没想到,从第二家出来后,马未都感叹:“第一家真是好人啊!” 马未都出生在北京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小受到传统文化熏陶,热爱收藏中国古玩字画。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马未都便踏上了寻找古玩文物的旅程。当时,中国的艺术品市场远未成熟,文物买卖甚至处于非法状态。 大多数文物贩子都藏匿在菜市场、山坡等不起眼的地方,交易往往靠着一块布摊起,远远见到查抄的人员就急忙将货物收起,匆匆逃散。在那样的环境下,马未都成了文物收藏的开路先锋。 他通常在每天上班前,去北京的一些菜市场、山坡等地寻找宝贝。无论是玉渊潭的门口,还是前门的菜市场,马未都都能看到各种不同的古物。 他特别喜欢挖掘那些不起眼的文物,偶尔能用极低的价格购得一件心仪的宝贝。那时,像玉器、瓷器、鼻烟壶等小物件常常出现在他的视线中,而他也凭借这些物品积累了大量的收藏。 随着时间推移,马未都的收藏日益丰富,特别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他的藏品已经涵盖了陶瓷、古家具、玉器等多个领域,总数突破千件。这其中,他对瓷器的兴趣尤为浓厚。他不仅仅是爱好者,更是研究者。 与许多年轻的收藏者不同,马未都不仅对文物本身着迷,还深入研究它们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他四处拜师,学习如何辨识不同时代、不同窑口、不同工艺的瓷器。通过长期的积累和实践,他逐渐掌握了这些技艺,甚至可以凭借一件瓷器的形状、纹饰和颜色来推断其年代和来源。 他曾多次去故宫博物院学习,并尝试观察一件文物的各个角度。为了更好地理解瓷器背后的历史与文化,马未都还曾带着手电筒深入研究一件件藏品。 他的专注和执着,曾令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误以为他是个“艺术品大盗”。但无论如何,马未都从不放过任何学习和研究的机会,也正是这种精神,让他成为了瓷器鉴定方面的权威。 不仅仅是瓷器,马未都同样对古家具充满了兴趣。在条件有限的年代,他几乎将家里的每个角落都堆满了古老的家具。 而这些家具,往往藏匿在偏远的农村地区,获取起来非常困难。为了找到这些珍贵的家具,马未都常常长途跋涉,十几小时甚至更多的路程,却未必每次都能满载而归。 在这段时间,马未都的眼光越发独到。他能够分辨出一些别人看不出的细节,甚至能够通过一件瓷器的特征,辨别出其是否为仿品。 一次,一位外国人带着一件包裹好的瓷器前来鉴定,马未都仅凭手感便能准确判断出这件瓷器属于乾隆时期的缩腰盖碗。这样的洞察力,使得他在文物界声名鹊起。 到了1994年,国家对古玩交易的政策逐渐放宽,这为马未都提供了更广阔的收藏和交易空间。他开始处理自己多余或重复的藏品,并思考如何将个人的收藏分享给更多的人。于是,开设私人博物馆的构想悄然浮现。 1996年,马未都的收藏理念迎来了一个契机。那年,丹麦哥本哈根市市长来北京访问,特别要求参观中国的私人博物馆。在这一时机下,北京市文物局批准了马未都的申请,允许他成立私人博物馆。 经过一番筹备,观复博物馆在1997年正式对外开放。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私人博物馆,它不仅展现了马未都的个人收藏,也标志着中国文物收藏文化的一个新起点。 观复博物馆的建立不仅仅是马未都个人爱好的延续,它还承担着更为重要的文化使命。在博物馆的展品中,尤其有不少曾经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这些珍贵的文物,经过拍卖会回流到中国,成为了博物馆的珍藏。 比如那对来自英国的紫檀塔,它曾是乾隆皇帝为母亲祝寿时的贡品,历经沧桑,最终重归故土,成为了观复博物馆中的一大亮点。 最初,观复博物馆设在北京的琉璃厂,随后迁至朝阳区金盏乡,博物馆的规模逐渐扩大。馆内设有多个专题展厅,包括书画馆、古代家具馆、古代器物馆等,吸引了大量参观者。 然而,随着博物馆的运营成本不断上升,马未都开始思考如何通过更多的方式来支持博物馆的生存与发展。 2005年,观复博物馆引入理事制度,由董事会来负责经营管理,博物馆的资金问题得到了缓解。此外,博物馆还通过冠名的方式引入资金,使得一些展厅得以顺利运营。 随着观复博物馆的不断发展,马未都的目光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北京。除了北京总部外,观复博物馆已经在杭州、厦门等地开设了分馆,并计划在哈尔滨、深圳等城市拓展新的分馆。 每个城市的观复博物馆都有独特的地域性特色,比如哈尔滨馆重点展示宋、辽、金、元文化,而上海馆则呈现更多的外来文化元素。 参考资料:《读者》(原创版)编辑部编. 《盛世绘就梦想》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