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徐静斐探望生病的父亲徐悲鸿。看到继母廖静文端着一个窝头配着点咸菜,心头怒火一下子冒了出来:“父亲每月300块工资,还卖画,怎么会吃得这么寒酸?你这是装穷给谁看!” 徐静斐的怒气并非无缘无故。自从父母的婚姻破裂后,家里的气氛一直紧绷。母亲蒋碧薇和父亲徐悲鸿的离婚,不仅摧毁了这个家,也给徐静斐带来了巨大的情感创伤。 父母在她眼里曾经是恩爱的典范,可现在,母亲远走台湾,跟别人生活,而父亲娶了比他小28岁的廖静文,家变了,生活也变了。 徐静斐觉得,父亲不应该过得这么艰难。父亲是大画家,画作卖得好,收入也不低,日子怎么会过得如此紧巴巴?她看到的只是继母廖静文的“节俭”,并没有理解背后真正的原因。 从徐静斐的母亲蒋碧薇说起。她原本与徐悲鸿是一对人人羡慕的夫妻。蒋碧薇是个才女,年轻时就随徐悲鸿辗转欧洲,支持他学习和创作。两人一起度过了艰苦的留学生涯,靠着蒋碧薇的辛勤管理,维持着他们的生活。 可随着时间推移,感情开始发生变化。徐悲鸿专注于艺术,常常废寝忘食,忽略了对家庭的关心。蒋碧薇心中的孤独感越发强烈,渐渐地,两人的距离越来越远。 后来,蒋碧薇爱上了另一个男人张道藩,毅然离开了徐悲鸿,带着孩子们去了台湾。这一走,彻底撕裂了这个家。父亲陷入深深的痛苦,徐静斐和哥哥也因家庭的崩溃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哥哥徐伯阳甚至参军远走,而年幼的徐静斐则带着满腔的怨恨和困惑。 就在这时,廖静文走进了徐悲鸿的生活。她比徐悲鸿小28岁,16岁时作为学生与徐悲鸿相识。那个年代,年纪差距这么大的婚姻并不罕见。廖静文年轻、单纯,或许正是她的无邪让徐悲鸿从离婚的痛苦中走了出来。 1942年,廖静文与徐悲鸿结婚,婚后的生活并没有太多幸福的时光。徐悲鸿作为一位艺术家,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投身于绘画和艺术事业中,身体健康也日渐下滑。廖静文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任,日子过得并不轻松。 经济压力也像阴云一样笼罩着这个家庭。虽然徐悲鸿收入不低,但他将大部分钱都用在了古画的收藏上。他认为,许多流落海外的中国古代艺术品必须收购回来,这是一份责任。为了这些收藏,他花了大笔资金,家里的日常开销只能精打细算。廖静文常常省吃俭用,甚至有时连顿好的饭菜都吃不上。 徐静斐对这些完全不理解。在她眼里,父亲的收入明明可以让他们过得体面些。她的心里一直有个疙瘩,那就是继母是不是在故意装穷,或者说是对她们这几个前妻的孩子刻意冷淡?看到廖静文每天只吃窝头咸菜,她更加愤怒,认为廖静文是在作秀。 徐静斐的愤怒并没有得到正面回应。廖静文一直沉默,没有为自己辩解。她知道,这不是简单的饭菜问题,而是长年累积的误解。廖静文清楚,继母和前妻孩子的关系,绝不是几句话能改变的。面对徐静斐的怒火,她选择了隐忍。 徐悲鸿并非不想改善家庭的生活条件,他的心中有更大的使命。在他看来,个人的生活质量远不及艺术和文化的价值。尤其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许多中国的古代书画流落海外,若不及时抢救,便可能永久消失。 他曾说:“艺术不仅是画笔下的几幅作品,它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为了这份传承,他将几乎所有收入都用于购画。 曾多次为此病倒,在医院里,依然不忘叮嘱廖静文要继续保护这些艺术珍品。这种执着让廖静文无比心疼,但她理解并支持丈夫的决定。她知道,徐悲鸿的心早已被艺术占据,而她只能默默守护这个家庭。 1953年,徐悲鸿因病去世,廖静文独自承担起了家庭的重任。生活的艰难并没有打垮她,反而让她更加坚定。她没有选择将徐悲鸿留下的画作卖掉维持生计,而是捐献给了国家。她明白,这是丈夫毕生的心血,不能因生活的困窘而被私自处理。 与此同时,廖静文还肩负起了抚养两个孩子的责任。她一边打工,一边努力维持家中的正常运转。尽管生活清贫,她还是尽力接济徐静斐的家庭。即使在徐静斐对她充满怨言时,她依然把自己舍不得用的电器、用品寄给继女,帮她度过生活中的难关。 这些默默的付出,徐静斐起初并不理解,甚至觉得继母是在展示“高姿态”。直到后来,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让她渐渐意识到廖静文的善意与无私。 徐静斐曾一度对继母充满敌意,甚至在父亲去世后,这种隔阂并没有立即化解。但时间总是最好的调解人。随着生活的磨砺和家庭的变迁,徐静斐逐渐认识到继母的艰辛。 特别是当她得知廖静文将父亲的画作全部捐献给国家后,这份无私的精神让她大为感动。 廖静文说过:“我答应了你父亲要照顾好你们,我得说到做到。”这一句话,成了她一生的承诺,也改变了徐静斐对她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