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萧克上将的两个孙子萧云志、萧云松穿着旧衣服上学,老师以为他们家庭困难,很同情他们,经常问:“你们家里是不是条件不好啊?给老师说,老师想办法。” 萧克的故乡位于湖南嘉禾县泮头乡小街田村,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其曾祖父萧人杰是道光十五年的岁贡生,曾担任儒学正堂等教育职务。祖父萧贡伯亦是光绪十八年的岁贡生,一生教书育人,以谆谆教诲和廉洁干练而闻名乡里,常以孝悌为教育核心,认为文章事业只是人生的枝叶。 萧克的父亲萧覃茂也继承了家族的学问风气,他早年从事教学,还曾因参与反袁活动被关押三个月,出狱后投身慈善事业,并在地方政府中担任多种职务。萧家虽是书香门第,但仅拥有6.5亩水田及少量旱地,收成有限,勉强维持家用。 1926年,萧克尚未从县立简习师范毕业,便筹集了7块大洋,只身前往广州投考军校。因黄埔军校第四期招生已结束,他进入了国民政府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宪兵教练所第二期,后该机构归并黄埔军校。同年10月,他毕业后进入国民革命军补充第五团辎重队,担任兵器员。1927年初,目睹蒋介石在北伐东路军中的所作所为后,萧克愤然离开,返回武昌,加入了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二十四师七十一团,担任中尉指导员。 5月30日,因其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萧克被调任第四连代理连长。就在出发前,三连连长郑鸣英告诉他,他的入党申请已经获批,入党宣誓仪式将在当晚举行。在党旗下,萧克庄重宣誓,表达了对革命事业的坚定承诺。 1970年的北京,正值深秋时节。在一所普通的中学里,萧云志和萧云松兄弟俩每天穿着洗得发白的旧衣服上学。这两件衣服虽然看起来有些陈旧,但总是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兄弟俩的班主任看到他们天天如此,心里很是不安,总觉得这两个学生家庭条件一定很困难。 一天下课后,班主任把萧云志叫到办公室,委婉地表示如果家里有困难可以告诉老师,学校可以想办法帮助。萧云志听了只是礼貌地笑笑,说家里并不困难,这样穿很好。过了几天,班主任又找到弟弟萧云松谈心,希望了解家庭情况。萧云松也是同样的回答,而且看起来对自己的穿着十分坦然。 这对兄弟的举止让班主任颇感疑惑。在那个年代,虽然物质条件普遍不富裕,但一般家庭的孩子总会有一两件新衣服。而这两个孩子不仅天天穿着旧衣服,而且对此似乎毫不在意,这种情况在当时的学校里确实少见。 更让老师想不到的是,这两个穿着朴素的学生,竟然是开国上将萧克将军的孙子。在他们看来,穿旧衣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这种淡然的态度,源自他们从小受到的家庭教育。在萧家,节俭不是无奈的选择,而是一种传统和坚持。 有一次,萧云松带着两个窝头去参加学校组织的春游。当其他同学都拿出面包、饼干这些当时较为普遍的零食时,他却坦然地掏出这两个朴素的窝头。虽然有同学对此发出善意的调侃,但他只是笑笑,自顾自地享用起来。这种不卑不亢的态度,正是萧家教育的真实写照。 朱毛井冈山会师后,1928年5月4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正式成立,萧克率领的独立营编入第二十九团,他担任连长。同年9月,二十八团团长王尔琢牺牲。毛泽东和朱德商议接任人选时,毛泽东提出了萧克。朱德对萧克的能力表示认可,但因其对二十八团不熟悉,最终选择林彪接任一营长,萧克则调任二十八团第二营营长。 萧克接手的部队由农民组成,缺乏军事训练,武器装备也十分落后,纪律较为松散。然而,他凭借自己的作战经验,将这支部队训练成一支纪律严明、作战能力强的队伍,并在随后的战斗中屡建奇功,获得领导的高度评价。他的军事能力和训练方法使部队战斗力显著提升,为他日后在红军中的重用奠定了基础。 在萧克的指挥下,该营参与了井冈山斗争,包括11月9日击退敌周浑元旅的战斗,并带领部队第四次占领永新县城。红四军进入赣南闽西后,他被任命为红四军第三纵队司令员,深受闽西群众欢迎,被称为“闽西萧司令”。1930年,红四军改编为红一军团,他所在的第三纵队改为第十二师,萧克任师长。1932年,他被任命为湘赣苏区红八军军长,成为独立战区的主力红军最高指挥员。 1933年,红八军改编为红六军团第十七师,萧克继续担任师长,领导4000余名红军战士。红军时期,萧克与王震共同领导红六军团,带领部队千里西征,最终与红二军团会师,组建了红二方面军。抗日战争期间,萧克任120师副师长,王震则担任359旅副旅长。两人长期合作,建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 在中央苏区工作期间,萧克曾因历史原因受到不公正对待。王震始终没有忘记这位老战友,在黑龙江建水库时提议让萧克参与工程建设。然而,1959年萧克接到任命,担任农垦部副部长,成为王震的副手。他对此十分满意,投身边疆建设,致力于为国家和人民做实事。他亲自跑到海南岛的农场,与职工一起开荒,体现了他一贯的务实精神和对革命事业的执着。萧克的一生,既是战场上的英勇将领,又是和平建设时期的踏实奉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