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清俄雅克萨之战中,清军就已经尝到了燧发枪的厉害,为何后来不引进?真实原因可能是:火绳枪比燧发枪更有效? 1793年,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派遣马戛尔尼使团访华,英国人注意到西方已经开始普及燧发枪,而清军还都拿着火绳枪当个宝贝,因此打算向清朝兜售燧发枪。 火绳枪与燧发枪之间有什么样的区别呢? 火绳枪通常情况是有一个引线,发射前先点引线,然后触发发射装置,将弹药打出,而燧发枪的点火装置不是靠引线,而是利用燧石加弹簧来触发发射装置,其实就跟老式的打火机是一个道理,滑动那个轮子,然后打火。 母庸质疑,燧发枪虽然提高了造价,但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火绳枪需要点明火才能发射,一旦遇到恶劣的天下就无法发射,相比之下,燧发枪可以在相对潮湿一点的环境中发射,射击效率也更高。 应该说,从火绳枪到燧发枪,是枪械发展史的一个重大进步,英国人以为向清朝兜售武器,一定能够成功。 然而让英国人没有想到的是,当时掌握清朝大权的福康安却冷漠地回复说:“看亦可,不看亦可。” 英国使团的人不明所以,福康安为何会如此狂妄?便私下里向直隶通州协副将,也是使团的向导和护卫的王文雄询问原因,那时的清军将领也都不是混吃等死之辈,包括福康安也不是酒囊饭袋之辈,而是参加过多次对外战争,王文雄就随福康安参加过平定廓尔喀的战斗。 王文雄的回答是,在平定廓尔喀的战斗中,火绳枪比燧发枪更有效。 一直以为清军没有见识过燧发枪的英国使团成员懵逼了,原来清军早就见识过燧发枪,早在康熙时期的清俄雅克萨之战中,清军就已经见识到了燧发枪。 在雅克萨之战中,清军虽然以优势兵力将俄军击败,但是却打得十分艰难,究其原因是因为清军持枪比例太少,2000多人的队伍,携带火枪不足100支,持枪比例只有5%,相比之下,826人的沙俄军队,携带了850支燧发枪,持枪比例甚至超100%。 有学者认为这场战役的胜利蒙蔽了清朝统治者的双眼,让清朝统治者依然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没有意识到火器的优势。 其实这是不恰当的,当时清朝对外战争还是很多的,在雅克萨之战后,不断加强火枪的生产,到雍正时期,清军持枪比例达到30%,从5%到30%的这样一个数据,可以看出清军从未忽视过对火器的重视。 然而在乾隆时期的清缅之战中,清军还是吃了燧发枪的亏,像乾隆这样傲娇的人,在评价清缅之战时,不得不坦承表示:“五十多年八桩战事,就征缅这桩不算成功。” 以清朝投入巨大兵力的情况下,去进攻一个小小的缅甸,本应该就是吊打的事情,但是清朝七年四次出兵,损兵折将不说,直到最后也没有达到预设目标,最终只得与缅甸和谈。 清军在缅甸受挫的原因是复杂的,其中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缅甸热带雨林气候十分潮湿,严重影响了火绳枪的发射效率,相比之下,缅军则大量装备燧发枪,不容易潮湿。 因此,在清缅战争结束后,就有参加清缅作战的将领提出要清军大规模换装燧发枪,却并未获得乾隆的同意。 应该说,当时大多数清军将领与乾隆一样,都认为清缅之战只是特例,而在更多的战役中,火绳枪虽然看起来笨拙,却十分稳定,这是经过实战检验的。 从各种数据显示,在此后的清军持枪比例中,都有燧发枪的影子,在《马戛尔尼使团使华观感》一书中称当时清朝每省的军械库还储存有500支燧发枪。 既然已经见识了燧发枪的厉害,为何还没有大规模的列传,而是将其放到军械库里落灰呢? 当时在北京的西方传教士认为,清军固执地不用燧发枪是跟中国的气候环境有关系,他们说中国的空气潮湿,所以燧发枪迸发不出火花。 这当然是扯淡,马戛尔尼使团的成员经过分析后,得出两点原因,第一点是中国火药的质量比较落后,火药中硝的杂质较多,在火药的保存上也有困难,经常结块。 第二点是中国缺乏优质的燧石,就像我们前面说的,燧发枪的原理就像老式打火机一样,我们在使用老式打火机的时候,也经常无法打火。 可以说,只要不是下雨天,燧发枪的点火率确实不如火绳枪,清军的燧发枪哑火率超过三成,在对线骑兵时,这种哑火率很容易将人的心态搞崩的。 当然,我想这都是技术上的原因,燧发枪也是不断发展的,而清军却认为燧发枪跟他们使用的火绳枪一样,几十年上百年都一个样子,则是思想保守的一个表现。 除此之外,大量换装燧发枪不仅需要改变军队的思想,还要增加大额的军费开支,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让清朝统治者大规模换装燧发枪,确实挺难的。
满清第一要务是防止先进思想、先进科技、先进装备被汉人知道和掌握,防止汉人加以改良,怕威胁满清统治,所以满清统治下,中国科技水平越来越差,与欧洲科技水平差距越来越大,最后几十万军队被几千欧洲军队打的满地找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