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4000米的高海拔以及地处两大板块交界区域,成就了青藏高原独特的“神鬼二象性

全城探世界 2025-01-07 16:19:35

超过4000米的高海拔以及地处两大板块交界区域,成就了青藏高原独特的“神鬼二象性”!让它既成为我国生态安全屏障和资源储备库,也拥有“不宜居”的高寒环境以及极其复杂的地质条件; 而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更是让青藏高原成为世界上地震最为频繁的区域之一。 近段时间,有关青藏高原的几件事,就是其“神鬼二象性”的体现: 第一件,作为我国战略资源储备库,青藏高原近日新发现铜矿资源超过2000万吨,形成了玉龙、多龙、巨龙-甲玛和雄村-朱诺四个千万吨级的铜矿资源基地,预测资源潜力达1.5亿吨; 显然,青藏高原未来有望成为我国最重要的铜资源基地。 第二件,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站建设计划得到核准,青藏高原的高海拔,也让其边缘区域拥有巨大的海拔落差,尤其是东部和南部边缘,蕴藏着非常丰富的水能资源;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一带,山高谷深,短短50公里的直线距离内河道落差就达到2000米,一旦水电站建成,年发电量预计能达到3000亿千瓦时; 这意味着,青藏高原未来也很有可能成为我国重要的电力能源基地。 第三件:就在此前不久,青藏高原区域先后发生两次地震,一次位于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东北,震级7级,震源深度10公里,一次位于我国西藏定日县,震级6.8级,震源深度也是10公里; 截至目前,定日县的地震已经造成95人遇难。 可以说,通过这三件事,青藏高原的好与不好都有所体现,它是我国名副其实的天然屏障和资源储备库,但高寒环境和地震频发也是事实; 全城探秘觉得,可能这就是青藏高原的“神鬼二象性”吧。 近些年,随着我国实力的提升,目前在青藏高原上我国也规划或在建不少规模庞大的工程,比如已开工多年、全长1838公里的川藏铁路,以及连通我国西藏到尼泊尔的中尼铁路,等等; 在这些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青藏高原的“神鬼二象性”同样影响巨大: 川藏铁路要从四川盆地“攀上”青藏高原,沿线地形复杂,海拔落差巨大,尤其是从雅安到林芝这一段,是盆地到高原的关键,长约1018公里的线路中,桥隧比高达94.7%,单单是隧道占比就达到82%,整个工程总投资高达3722亿元; 这也是川藏铁路被誉为世界上最难修的铁路的主要原因。 而中尼铁路虽然全长仅572公里,但却需要翻越喜马拉雅山脉,整段铁路都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交界地带,地质条件非常复杂; 更何况,尼泊尔境内还面临着海拔落差巨大的问题,从吉隆到加德满都的线路长度只有74公里,但海拔却从2800直接下降到1400米; 由此可见,中尼铁路的建设难度也不低。 如果说,上述大工程的实施,代表着我们对青藏高原美好未来的向往,那么两次地震无疑给我们提了个醒,青藏高原虽然“高冷”,但偶尔也很“暴躁”; 未来包括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站建设的过程中,在发挥青藏高原“神”的一面的同时,对于其“鬼”的一面,我们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才行。 图1,青藏高原 图2,川藏铁路 图3,中尼铁路 图4-5,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站 图6,西藏地震位置

0 阅读:20
全城探世界

全城探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