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大学的时候,曾经和一女网友奔现,她主动邀约我去她家坐坐。动车二三十分钟的路程

八点聊社会 2025-01-06 15:59:47

我上大学的时候,曾经和一女网友奔现,她主动邀约我去她家坐坐。动车二三十分钟的路程,车票往返几十块钱,对当年尚且贫穷的我来说有点贵,是我一周的饭钱。

但这是我第一次面基,我欣然赴约。

到了才知道,女网友是位残障人士,小时候高烧烧坏了身体,小儿麻痹,外貌和常人不太一样,不良于行,常年坐轮椅。

当时很惊讶,网上认识好多年,她一直以来都表现得很乐观开朗很有才华,是个非常优秀的姐姐。

她很不好意思地问,她这个样子,是不是很奇怪。

我说不会呀,你肯见我,说明你信任我,我特别开心,你比我想象得还要优秀。

她住的地方有点偏僻,是租来的房子,电梯复式房,为了方便她洗澡,父母改造了一个小浴缸,平时父母放好水,把她抱上楼,她自个洗,洗完拉拉绳子,父母再上楼抱她出来擦身T穿衣服。

为了给女儿治B,二老卖掉了房子,租了现在这个方便女儿生活的旧房子。

二老听说我是湖南人,特意给我准备了一桌放了辣椒的菜。

女网友喜欢喝鸡汤,父母经常给她炖,炖出来的鸡汤很清淡,特别大一锅,汤水很足。

我家那边,鸡汤炖出来总是浮着厚厚一层黄色油脂,特别腻,只适合吃鸡肉,不适合喝鸡汤。

她父母很抱歉地说,鸡汤是按女儿的喜好做的,跟别家不一样,可能不太符合我的口味,让我别介意。

说话间,我已怒喝三碗,闻言也不好意思地放下了抢食的手:没有没有,特别好喝,我第一次喝到这么好喝的鸡汤。

她父母说,孩子她爹年轻时去过湖南,在那工作过好几年。

我说这么巧啊。

她父亲问,你知道湖南有个地方叫做xx(广义的地名)吗?

我说知道,我祖籍就是xx(广义的地名)的。

她父亲又问,那你听说过xxx(狭义的具体地名)吗?那里有很多矿产balabala——

我说我就是在xxx(狭义的具体地名)长大的!

她母亲啊了一声,说孩子她爹这辈子只出过一次省,那就是湖南。只在湖南一个地方待过,那就是xxx。

大家都愣住了。

过了好一会,她母亲说这也太巧了吧!

女网友笑着说,这就是缘分。

吃完饭,我陪女网友去游湖和逛街。

她父母推着轮椅,远远跟在后面,看着我们玩,只有在我们上商场扶梯时,她母亲才会跑过来,跟我一左一右搀着她。

趁她去上厕所的间隙,她母亲突然说,这是女儿第一次叫朋友来家里玩,也是第一次愿意顶着他人异样的目光出门玩。起初女儿说要跟网友见面,我们都不信,别人就不怕你是坏人吗,估计就嘴上说说,不会真来的。

但女儿坚持认为网友不会放自己鸽子。

二老一方面不信网友真的会来,另一方面又按湖南人的口味准备了一桌丰盛的菜。

她母亲很感谢我愿意信任素不相识的女网友,说女儿朋友很少,今天见到我真的很开心。

又过了几年,我刷到过女网友的朋友圈,她父母给她找了一份坐办公室的工作,同事们对她都挺友好的,经常主动给她带吃的,帮她一点小忙。

最近一次刷到她的朋友圈,她坐在轮椅里,面向一处矮灶台,从锅里盛出了几道家常菜。

她说,这些年爸爸妈妈照顾我很辛苦,我终于有能力挣钱养爸爸妈妈、给爸爸妈妈做一顿饭了,感谢大家对我的帮助和鼓励。

第二次面基,也是同一个小群里的女网友,就在湖南面的。

我去找她玩,她带我吃了个便餐,带我打电动。

期间一直用普通话交流。

交流着交流着,自曝祖籍,双方同市不同县,但离奇的是,这两个地方的方言是互通的。

要知道,湖南十里不同音,同一个市里存在好几种方言,甚至于同一个县里也存在多种口音,不同县市之间互相听不懂对方说什么才是常态,像这种方言互通的概率,实在太小了。

女网友:不对,我们为什么要说普通话?明明可以说方言啊!

第三次面基,是个很漂亮的北京土著,标准白富美。

白富美带我去巷子里吃一种类似于冒菜的东西(忘了叫什么了),又便宜又好吃,我们俩可着肉串点,两人吃了一百多串。

和白富美相识的过程也很有意思,我上初中的时候在网上做兼职写稿子,被正念大学播音主持专业的白富美看到了。

那会流行广播剧,白富美打算摇人做个广播剧交作业,就跟我要了小说的授权,拉了一大票网配圈的大神小神,给我的小说配音。

她毕业后入职广播电台,到处找写手写播音稿,而刚上大学到处找兼职的我则成为了她手下的得力健将,我大学四年的生活费大部分来源于她入职的公司。

直到我大四实习,我俩才想起来面基。

吃完串,我俩又去看向日葵花田。

她说她有个客户在招人,月薪6k,问我愿不愿意去。

我实习工资才三千多,自然乐意换份工资更高的工作,就这么稀里糊涂入职了她推荐的公司。

接着聊到那会开始爆火的小说翻拍电视剧,她吐槽翻拍的小说都不好看,文笔不行,剧情狗血,还不如她以前看的一本太监文(指坑掉未完结的小说)。

0 阅读:50
八点聊社会

八点聊社会

品味社会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