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搬运工系列之樊登老师“帆书”讲书系列之——《破解欺凌的游戏》(15)…… 你

识赛谈生活情感 2025-01-04 07:27:50

知识搬运工系列之樊登老师“帆书”讲书系列之——《破解欺凌的游戏》(15)…… 你将获得: ★让自己和孩子都成为内心强大的人 ★剖析欺凌发生的真正原因 ★学会处理欺凌关系的“游戏规则” 书接上回 最后一章说的是成年人的问题。 成年人跟小孩子一样,也会遇到欺凌的问题。我们长大了以后,在单位当中也会有人排挤你,有人说你的坏话,有人起外号,有人讲你的谣言,或者有人跟你发生正面的冲突。所以这本书中所讲的所有的方法,都是成年人可以用的。如果一个成年人愿意试试这样的游戏,你们在单位里边组织,两两配对练一下,你能够很快地感受到稳定的内核是怎么回事,你内在的自我强大是怎么回事。这个真的需要通过练习才能够实现,否则,人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杏仁核的。你听到别人说你的坏话,杏仁核“腾”一下子就起来了。让杏仁核不起来的这个能力是通过练习得来的,是要通过角色扮演练出来的。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你的孩子是欺凌者呢?假如你的孩子是那个欺负别人的人,怎么办?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问这个孩子:“你赢了吗?你欺负别人,你赢了吗?”“谁输?谁赢?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也可以带着这个孩子玩一下这个游戏,让他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赢。那个说别人坏话的、欺负别人的人,并没有真正地赢。 那你说要不要惩罚一个孩子呢?作者说:请注意,一定要分清楚什么叫惩罚,什么叫作恢复性惩戒。恢复性惩戒是可以的。比如说孩子把别人的本子给撕了,那你现在替别人抄笔记,这就叫恢复性惩戒;有一个人把同学的手弄伤了,那你替同学背书包,这是恢复性的惩戒——你要为你所做的事情负责。但是很多成年人把它变成了惩罚。就是他所接受的惩罚的结果和他所做的事之间没有关系,而且程度不适当。惩戒的罪与罚一定要成正比,而且要有相关性。最重要的是在做这个判罚的时候,你不能生气,你不能带着情绪做这样的事情,而是要让孩子在冷静、理智的情况下,你们讨论做了这样的事接下来该怎么办,怎么去恢复,怎么去处理这个问题。 然后最难的一个点是哪儿呢?就是如何控制情绪。你说的这些东西我都能理解,前提是我心情好的时候我可以理解,但是如果我的情绪不好,我就没法做到这些东西了。关于控制情绪,这个作者给了一些建议,他说:“您不相信我说的?您是对的,不要相信我,您自己去经历就知道了。……我们没有站在欺凌者一边,决不!我们只是强调欺凌者‘他有权利这么想’,两者是不一样的。” 这个作者有一次看到他的一位来访者(就是来找他寻求帮助的一个小孩)在网上的一条留言。因为网络的欺凌有时候很厉害,很多人给这个小孩留言说:“你去死吧!”这种事件经常发生。小孩子进行网络霸凌的时候,最常用的说法就是“我希望你死!”“我希望你自杀!”“你为什么还不去死?”就有很多这样的话。被霸凌的这个孩子在自己的脸书(Facebook)上写了一段留言,大家听一下一个孩子能够说出什么样的话。她说: 谢谢你们留言叫我去自杀,我非常理解你们觉得我一无是处,希望我死,但这件事不在我的计划中。如果你们对我非常生气,到了希望看到我死的地步,我感到很抱歉。如果你们想继续给我发这样的信息,也没有问题,只要这让你们开心。但非常抱歉的是,我不会回复所有人的信息,因为我觉得自己已经明白你们的意思了,祝你们一天愉快! 后来让她去自杀的留言就越来越少,逐渐地没有了。 如果不害怕且保持和善,我们是否会成为被嘲弄的对象?大家是不是会认为我们“太好太傻”?不会。受伤越严重,就越容易成为嘲弄对象。我们想要的只是让攻击者停止攻击。 我推荐这本书,绝对不是因为这本书理想主义,而是因为这本书非常实用。假如你能够把它用在你的办公室里边,用在你们家里边,用在你们的家庭成员关系当中,用在你们和孩子之间,慢慢地你会发现这个家的稳定性就越来越强,因为我们的内核是稳定的。只有先让很多成年人学会了这本书里边的工具、方法和心态,我们才能够进一步去影响更多的孩子,让他们远离校园的欺凌。希望大家能够应用这本书里的工具和方法,把“傻瓜游戏”在家里边玩起来。 谢谢大家,我们下本书再见。

0 阅读:0
识赛谈生活情感

识赛谈生活情感

感谢大家的关注